【明報專訊】在立法會選舉初期,出戰九龍西的劉小麗被視為陪跑分子,很多市民不知「小麗老師」和「小麗民主教室」為何物。從政軌[僅短短兩年,劉小麗承認過去只專注學術研究,「我知道自己是離地的」,直至2014年媽媽因病過世後,開始投身社運。 做學術自感離地 照顧病母悟承擔 今年40歲的劉小麗在中文大學完成社會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目前是理工大學專上學院社會學講師。翻看舊報道,「劉小麗」的名字在去年因為「桂林街日市」,在街上擺小販檔,才更多出現在主流媒體。 劉小麗形容教書是「入世」的體驗,在與學生接觸的過程中會反問自己「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是什麼?」她說,最大的轉捩點是照顧患重病的媽媽,「照顧媽媽時,令我明白什麼是承擔和責任」。劉媽媽在佔領運動發生前過世,劉小麗騰出昔日用來照顧媽媽的時間,投入社運。 劉小麗說,佔領運動期間,在旺角佔領區設流動論壇「小麗民主教室」,向市民講解民主和交流,在街頭教書是其「治癒的過程」。 六四也是劉小麗對追求民主和公義的啟蒙,但她說:「不是年年去(六四晚會),悼念只是一個儀式。」被問到對建設民主中國的立場,她說「我沒有想建設民主中國」,指這個是宏大和勇敢的理想,對六四則感到切膚之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