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屆政府視房屋問題為「重中之重」,銳意覓地增加房屋供應,惟樓價仍超越一般市民負擔能力。立法會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議員謝偉銓接受訪問時倡議,政府在新界地區提升發展密度;並將目前「公屋、居屋及私樓」的三級房屋階梯,改按市民負擔能力增至五級,推出類似夾屋的資助房屋。 倡按負擔能力由三增至五級 即將完成今屆立法會任期的謝偉銓表示,雖然今屆政府重新制訂《長遠房屋策略》及積極覓地,但房屋供應量仍然遠遠不足夠,不少居住私樓的住戶,其租金或供樓金額佔家庭收入四成至五成,屬極高比例。他認為政府應制訂目標,「例如在不同薪金群組內,平均私樓供款或租金佔家庭入息的比例多少才算健康」。 謝偉銓認同房屋屬必需品,故政府應將目前「公屋、居屋及私樓」的三級房屋階梯改為五級,以迎合不同薪金群組的家庭。在居屋以下增設較廉宜的資助房屋,而部分超出申請居屋經濟能力,但仍未能負擔私樓的「夾心階層」,亦可增設另一類資助房屋。但政府在居屋及這些類似夾屋的定價上,應考慮家庭負擔能力,例如以入息30%或40%作為供款指標,以避免1997年樓價大跌時夾屋業主出現的苦G,同時政府亦可考慮加大資助房屋的折扣率,但需設機制防止濫用。 公私樓比例應改7:3 謝偉銓又指出,在樓市仍然高企下,《長策》訂立公私營房屋6:4的比例應調整至7:3。為增加房屋供應,謝偉銓認為政府長遠要繼續推展填海及新發展區,並建議政府在基建設施配合下,適量增加新界鄉郊用地的地積比,「如部分地積比0.4倍的地皮,可增至最高2倍」,長遠亦需制訂整體的人均居住面積指標,改善市民的生活質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