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計劃斥資逾11億元,為堅尼地城臨海的前焚化爐及屠房等用地做除污工程,以便將來作住宅用途。土木工程拓展署今日將就除污計劃諮詢海濱事務委員會,文件披露該幅面積約3.2公頃(即34.4萬方呎)的土地,遭多種致癌重金屬污染,包括汞(俗稱水銀)及砷(俗稱砒霜)等,超標最高數十倍。有關注組織質疑,該地皮計劃只興建最多約800伙私樓,意味單是除污成本每個單位便要近139萬元,而代價是要拆卸區內唯一有草地的公園,質疑是否合乎成本效益。 發展局最近以堅尼地城舊焚化爐及公園土地受化學物質污染為由,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撥款11.119億元,做為期7年的清拆及除污工程,以便日後闢地建臨海私宅。 鉛超標52倍 水銀超標47倍 土木工程拓展署提交海濱事務委員會的文件,披露受污染的約11萬立方米土壤中,約一半受重金屬污染、1.7萬立方米土壤受碳氫化合物污染,餘下土壤同時受到兩種物質污染。文件顯示,該地的鉛含量最高達每公斤1.36萬毫克,超標52倍,其他重金屬如砷或汞最高分別超標26及47倍;碳氫化合物苯比啶最高錄得每公斤110毫克,超標95倍。 位處堅尼地城 建800伙 面積3.2公頃的海濱用地,前身包括前堅尼地城焚化爐、屠場等。政府去年初公布土地檢討計劃,將大部分用地劃作休憩、康樂及政府設施用地,但現時加多近街臨時公園則用作私人住宅發展,面積約6.8萬平方呎,參考附近「住宅(甲類)」用地,地積比率8倍,可建樓面54.4萬平方呎,估計只能提供700至800個單位。地皮市值料54.4億元,樓面地價每呎約1萬元。 土木署:成本高因受污泥土多 對於工程費不菲,土木工程拓展署解釋,除污工程涉及約11萬立方米泥土,泥土深度可達12米,加上毗鄰海堤,於挖掘時須建造複雜的臨時支撐系統和防水設施,並安排同時做多項不同工序,包括挖掘、臨時儲存、分隔和處理受污染泥土等。 關注組:應將公園剔出減成本 城西關注組成員張朝敦說,關注組翻查去年4月獲環保署批准的環評報告,發現受碳氫化合物污染的土壤集中在公園部分,而受重金屬污染土地則處於舊焚化爐一帶位置。張朝敦翻閱舊地圖及文件,發現公園在1950年代填海前是碼頭,當時停泊的船主要運送煤油和火水,亦設有燃料儲存倉庫,料現時公園地底的苯比啶來自煤油,由於苯比啶具揮發性,除污成本遠高於舊焚化爐遺留的重金屬,認為將公園剔出計劃,不但除污成本大減,亦可保留公園讓市民享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