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些人患上失智症(dementia)﹐仍能坦然面對﹐與它共存。但一些人對這種病症有誤解﹐老人癡呆症協會(Alzheimer Society)周二發起新的宣傳運動﹐藉此打破社會成見。
多倫多康復研究院(Toronto Rehabilitation Institute)資深科學家康托斯(Pia Kontos)說﹐失智症患者是最受委屈的一群﹐因為人們認為他們活得沒尊嚴、喪失自我表達的能力。
康托斯說﹕「人們患失智症﹐被社會歧視和排斥。他們往往受人忽視﹐人們與他們的看護者談話﹐忽略他們的存在﹐而他們就站在旁邊。他們可能失去朋友﹐因為一般人對他們的能力有錯誤的看法。」
康托斯又說﹐失智症對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影響。
安省咸美頓市女子費爾(Phyllis Fehr)說﹐6年前﹐她確診失智症﹐一時不知如何反應。
「很多問題湧進腦子裡﹐好像以後的日子怎麼過﹖餘生還有什麼﹖我是第一個承認﹐你有點憂鬱。」
費爾有失智症家族史、原任護士﹐她對失智症漸漸改觀﹐起碼是確診兩年後的事。那一年﹐她開始練習弓箭。
「我認為﹐我做得愈多﹐愈能集中精神﹐情況更好。這是我做得來的事﹐而且做得挺好的。」
費爾希望﹐射箭運動協調她的手、眼活動。她也有服藥﹐明白她的健康會衰退﹐生活要有更大調整。
康托斯指出﹐失智症患者有能力﹐透過音樂、藝術、運動和其他方法表達自己﹐不足為奇。
失智症患者面對路障﹐仍能享受豐盈生活。但改變人們的錯誤觀念﹐需要整個社會變革﹐支援失智症患者。
老人癡呆症協會周二推出 #StillHere活動﹐宣傳老人癡呆症覺醒月(Alzheimer Awareness Mon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