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呢張卡我畫蟆e畀你謘A我讀畀你聽﹕劉婆婆,身體健康,樂怡上。我一陣幫你貼起去。」10歲的樂怡,年紀輕輕已為聖雅各福群會的「長者家居安全綜合服務」擔任義工3年,趁冬天來臨,她隨爸爸司徒志能走訪各屋h,向獨居長者送暖,司徒今年更第一次帶同30年的好友一同探訪長者。他說,最溫暖的禮物不是手上的電器,原來一伙兒熱鬧的氣氛,讓長者嘗到昔日屋h的情懷,才是最溫暖。
明報記者 李詠珊
根據2015年扶貧委員會高峰會上的報告指出,香港有131萬貧窮人口,而每3人就有1名貧窮長者。很多人以為讓這些貧窮長者上樓已是很大的幫助,但40多歲的司徒志能就知道,很多獨居長者雖有地方居住,生活也未必有改善,「見過有老人家鬖a下,無任何家具、電器,唔係話畀鰶‵峞A就係照顧好佢]」。
捐家電先了解需要 非「有錢就得」
聖雅各福群會由2001年開始,為缺乏照顧的獨居長者收集家電,而司徒是第一批捐贈者,「希望少少黈衛堙A可以填補到政策黚U縫」,當日陪伴捐贈電器的女朋友,如今已是他的太太和3個孩子的媽媽。
捐贈家電10年,司徒見子女長大了,就嘗試親身接觸獨居長者,才發現捐贈電器並不容易,「唔係話你有錢就得,你要了解佢]嚜搨n,知道佢]家居環境,先可以買到真正合用儮q器」,如電熱水壺容量不可太大,風扇的按鈕不可太小或電視機的模式不可太新等。
攜女兒教尊敬長輩 不為「開眼界」
「老人家唔會話你知佢需要曮均A只會係咁拒絕你,唔識用都唔話你知,所以更加要同佢]打好關係」。3年前,司徒開始帶茼菑v的女兒一起探訪,他強調,從不希望女兒用「開眼界」的心態做義工,而是希望子女學會尊敬長輩,並把這「習慣」承傳,「好似做家務咁,全家一齊出力做」。
意外的是,當女兒一起探訪時,司徒看見往日多愁善感的長者都變得開朗,「老人家好聽我個女話」。今個冬至接受探訪的70歲劉姐,早前因喪夫獨居,社工今年中接觸她,發現其被褥單薄,慢慢才從她口中得知,半夜凍醒便會拿風筒把被褥吹暖,但之前一直拒絕接受社工的捐贈,惟當日由小朋友開口送贈,劉姐便馬上接受,更開心得笑不攏嘴,一直跟進劉姐的社工說,未見過她笑得如此開懷。
邀友加入 重溫鄰里情懷
除了聽到劉姐、司徒和他女兒的笑聲,司徒更邀請認識30年的朋友劉羉a一同探訪,劉也帶同自己的女兒一起作第一次探訪。熱鬧的氣氛填滿不足300呎的單位,說說笑笑,大家都憶起小時候在屋h的時光。
劉羉a說,現在經濟比以前好,但昔日鄰里互助的關係似被淡忘,他跟司徒小時候都失去父母中的一位,見到獨居長者,難免更易被觸動,只是沒想到這次能讓他再感受小時候鄰里間的情懷,「我細個成日感受到人]同我分享,我都想我鴾p朋友感受到和做到」。
「捐贈非重點 問候才是溫暖源頭」
司徒笑蚖﹛A跟老朋友一起探訪「特別窩心」,認為這份暖意更有意義,「老人家唔在乎我]帶咩電器畀佢],而希望有人同佢傾麰p」。他憶述,曾有獨居長者因為收到一支蠔油而擁茈L哭,「因為係久違翵道,送咩電器都唔會有呢份感覺」,所以他知道,電器只是一個媒介,他們的問候才是溫暖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