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我覺得(自己)像一蓿部A飄巀ィ鵅A落不到地,又上不了天。」何卓敏這樣形容自己。她笑言自己個性、行徑予人古怪之感,如她小時候逢周六、日會細讀《南華早報》,並將漂亮的字詞抄起來;愛讀文筆流麗的徐志摩書信、《紅樓夢》;中學經常陪某同學看粵劇,「那些曲詞寫得真美!」長大後仍繼續在「美學」領域飄浮,「可能我心埵酗@種很強烈的情感,但平日發揮不到。所以我喜歡看些漂亮、(呈現)深厚感情的東西,因為在現實中找不到」。 創作與行政 永恆衝突 中學同學給何卓敏寫的紀念冊,是祝她日後能推出著作及成為哲學家。她大學確是修讀哲學,最終沒有成為哲學家;但哲學思想早已深植她的生命中,跑去做市場推廣工作,對她來說並非意外,「哲學是各學系之首,很多東西都源於一個idea(意念)。其實市場推廣,也是講究common sense(常識)」。 然而,百人有百種個性、背景、品味等,要推廣藝術,豈止「sell洁v般簡單。何卓敏表示,藝術與行政存在茈椄煄A藝術創作很自由,行政則依靠機制運作,講求計劃及執行,「而這個矛盾,需要由中間人來聯繫」。藝術行政工作者就是擔當「中間人」角色,了解藝術家的想法,再代其通過推廣技巧,向大眾介紹意念及作品。 把藝術推及大眾 講求表達力 「中間人」要於矛盾中游走,何卓敏強調,語文根底要厚,須具備良好的言語或文字溝通能力,「如果你的文字不能清晰表達(藝術家作品的)意思,如何將公眾與藝術家聯繫起來?正如藝術品跟群眾沒有interaction(互相影響、交流),作品多好也喚不起大眾共鳴。」 「(古希臘數學家、哲學家)阿基米德說過,找到一個支點,就可以撥動全世界。何以有人做事如魚得水?因為他找到支點。」何卓敏自覺文字能力不錯,故喜歡撰文著書表達所想,「正如我想畫畫,覺得自己部分哲學理念適合用繪畫表達,但我不懂畫,沒辦法用此方法表達意念。所以文字(對我來說)很重要,它是我能夠掌握的東西。」她這個中間人,近年涉足出版界,於7月出版首部著作《當蘇格拉底遇上金寶湯》,「蘇格拉底」代表「哲學」,20世紀普普藝術(Pop Art)代表人物安迪華荷(Andy Warhol)著名作品《金寶湯》代表「藝術」,全書以虛構的藝術「學者」Simone與哲學「達人」Andrea之對話貫穿,大談達利、達文西、畢加索等9名藝術家思維、小故事及哲學思想。何卓敏這個出書之舉,也算是應驗了當日中學同學紀念冊上的寄語。 ■入行須知 多接觸藝術活動 「真的想做藝術行政,練好語文基礎外,還要開闊眼界。」何卓敏表示,她從事藝術行政工作前對藝術認識不多,一切從多參觀展覽、看藝術表演開始。她指香港常舉辦大型展覽,而表演藝術演出亦多,可按喜好選擇,從不同角度認識藝術。 文:陳綺雯 圖:陳淑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