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中大生闖北極做研究 李樂詩同行 禁說「辛苦」
【明報專訊】高唱勁歌金曲於零下10℃取暖、淺嚐像「烏龍茶餅味」的風乾海豹肉、一窺座頭鯨在海上翻躍……16名中大善衡書院學生於今年5月前往北極格陵蘭(Greenland)做研究,雖然大嘆「如果只去遊覽就好了」,但眾學生都盡力完成研究項目,惟在研究以外,最扣人心弦的原來是當地人和風情。
赴格陵蘭 8日7夜
格陵蘭是地球上最大的島嶼,位於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島上超過八成土地被170萬平方公里的冰覆蓋,厚度超過4公里。
16名來自不同學系的中大學生、1名校友,連同極地探險家李樂詩、中大生命科學學院講師鍾國昌,經4次轉機及乘坐帆船,輾轉到達格陵蘭,扣除交通時間,展開8日7夜的研究旅程。
每人付1.3萬 其餘書院資助
經常到極地研究的李樂詩博士與學生前往,她要求學生「不可以在領隊面前說『辛苦』二字」,學生笑指雖感「不容易」,但都不敢說出口。是次旅程全程費用每人本需6萬元,但每名學生只需付1.3萬元,其餘由書院資助。
法學生研格陵蘭可否獨立
現就讀法律學院4年級的謝昀臻,以〈格陵蘭獨立的可行性〉作研究題目,訪問當地人。格陵蘭是丹麥屬地,但不少居民都盼脫離丹麥獨立,謝指情G與香港類似,因社會近期有青年聲音希望本港加強自主,亦有中港矛盾,而格陵蘭亦有「格丹矛盾」,如格陵蘭父母不許子女學習丹麥語,格陵蘭人礙於學歷不高,亦只能擔任相對較低職位、管理人員大都由丹麥內陸人擔任。
丹麥現時每年無條件資助格陵蘭約38億歐元(約300億港元),格陵蘭的最大產業漁業並不足以支撐其經濟,而旅遊業亦不發達,加上全島只有一間大學,居民教育程度低,不足以「自治」,故謝認為格陵蘭短期內也不適合獨立。
感受當地風土人情
除了正經一面,當地風土人情也令學生感受至深。由於當地漁業發達,不少小孩自小就要學習打獵和捕魚,平日也沒上補習班、興趣班。謝說,「就算午夜12時,小朋友都會跟我們玩雪球、唱歌跳舞,甚至打筋斗,家長也不會理會」。
就讀醫學院4年級的梁頌輝也有感當地人十分純真,他收集當地人體溫等數據做研究時,沒遇到「托手Z」,要到陌生地方,當地人也願意花十多分鐘帶領,確認他們不會迷路才離開。
睡前對雪山 感人之渺小
難得到極地,經常對茈角j冰川、一片白皚皚雪地,文學院4年級生張曉瑩不時在睡覺前對茬楔s「放空」,才發現「人真的好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