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議題:歧視處處 康復更難
【明報專訊】公眾對精神病康復者的偏見、定型和歧視行徑,如社交隔離,會影響他們的自尊心,令他們更難康復,同時為他們的生活造成影響,例如就業困難、住屋問題等。
歧視問題
公眾普遍對精神病的認知不足,對患者及康復者存在偏見和負面感覺,以致向他們作出歧視的行徑。
2014年「心晴賽馬會飛越校園計劃」委託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作評估,進行一次中小學生對情緒病患者標籤的調查。結果發現,中小學生皆對情緒病患者有一系列標籤,4272名受訪小學生中,31.8%認為患者會對他人「構成危險」,31%更認為他們是「咎由自取」。4539名受訪中學生中,36.7%認為精神病患者「飄忽不定」、17.9%認為他們「咎由自取」,11.8%認為他們「構成危險」。
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高級研究統籌員溫浩然表示,學生如發現身邊同學患精神病,會選擇排擠他們,拒絕和他們同組和吃飯。受訪學生參加情緒健康教育講座後,負面標籤會淡化,參與同類講座的家長卻未有明顯改善,溫浩然指父母的行為會影響學生,可能是學生對精神病患者負面標籤的原因之一。
◆康復者自我污名
社會上部分人對精神病康復者污名化(stigma),因誤解而標籤他們。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教授麥穎思指出,康復者會將公眾污名內化,認同這些負面看法,套用至自己身上,令自信心下降,甚至出現「自我污名」的情G。自我污名會降低他們對生活的滿意度,令適應力和精神健康變差。由於自尊心受損,他們會對自己感到羞恥,拒絕社交,亦會因為害怕被他人歧視而刻意隱瞞病情,減低求助意欲,甚至不再接受療程,例如只在放假期間才覆診,缺席覆診和要求醫生在病假紙上隱瞞病情。
◆疾病名稱歧視
台灣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曾就精神病名稱涉歧視一事提出聯署,希望更改疾病名稱。聯盟指出,「精神分裂病」污名化情形較為嚴重,其名稱會令人想到妄想、幻覺、敵意、冷漠等,更使人誤解精神分裂症是靈魂分裂和人格分裂,令大眾對精神分裂患者產生恐懼和逃避。
家人和照顧者面對的問題
2014年,香港有逾18萬名精神病患者,推算牽涉近17萬家庭。除精神病患者外,其家人及照顧者亦面對不少問題。
浸信會愛蘆懋|服務處與城市大學一項研究訪問331個精神病患者的家人,2014年5月公布結果,發現他們因照顧患者而承受巨大壓力,嚴重影響生活素質。城大應用社會科學系教授黃富強指患者不肯食藥、上班、上學會令家人感到挫敗,以及自覺犧牲了社交生活時間,如果患者復發,他們會覺得自己未必懂即時妥善處理。
研究又指出,精神病康復者平均患病年數為10.4年,平均被照顧年數則為8.6年,照顧者須長期處於這種心理狀態下,若沒有家人分擔和協助,可能會導致抑鬱等。
就業困難
精神病患者康復後,融入社會對他們十分重要。重新工作能讓他們重建自信和自尊,亦能擴闊社交圈子,但他們往往因為有精神病患紀錄而面對就業問題。
根據統計處2014年12月公布的第62號專題報告書,2013年18至64歲精神病╱情緒病患者失業率為8.1%,高於全港整體的3.4%;同年有21.3%精神病者從事經濟活動,而全港相關比例逾六成;2013年就業的康復者月入中位數是9500元,全港僱員數字則是14,100元。
此外,由於部分精神病藥物有副作用,如令患者記性變差、手震、四肢僵硬等,不單會令他們在公眾場所尷尬,更可能影響工作表現,不少患者會自行減藥或停藥,令病情反覆。
政府聘用殘疾僱員能起牽頭作用,目前政府部門殘疾人士僱員比例約2%,公民黨曾建議政府於公營機構增設聘請康復者配額。
住屋問題
精神病人確診患病後,需入住公立醫院接受治療,但由於病H不足,部分病情穩定的嚴重精神病患者要留在社區。2013年,約14萬名18至64歲病人中,約4萬患有嚴重精神病,其餘則患較輕微的精神病如情緒病,而2013年只有1.5萬患者入住公立醫院治療。同期醫管局提供約3600張精神科病H,入住率約80%。
康復者離開醫院後,可入住中途宿舍,但宿位不足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2013/14年度,中途宿舍的平均輪候時間為7.2個月。深水鶡w泰軒社工鄭仲仁曾表示,康復者離開中途宿舍後,可能因各種原因未能回家居住,只能入住長期護理院舍或私人院舍,但不少院舍規範多,不容外出之餘亦不能工作,康復者只能在院舍度餘生。
根據香港社區組織協會2012年向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提交的立場書,有數千名康復者居於蝸居、籠屋、板間房等,居住環境不佳。
■相關概念
定型(stereotype)
精神病(mental disorder)
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
生活素質(quality of life)
社區支援(community support)
同理心(empathy)
社區健康服務(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參考資料
1. 明報通識網熱門專輯「精神健康」﹕
2. 其他參考資料可到以下網址下載﹕
life.mingpao.com/htm/dl/20151029BZ.doc
■模擬試題
資料A
綜合報道
按世衛標準,每1萬人口就應有1名精神科醫生。2014年醫管局精神科醫生僅338人,而精神科護士只有約2400人。精神科整體個案(包括成人和兒童)過去5年由17.28萬宗增至目前21.33萬宗,增幅23%。公立醫院精神科人手嚴重不足下,穩定新症的輪候時間不斷延長,最久的港島西聯網須等2.75年。過往曾有抑鬱症患者未等到首次就診便自殺身亡,有的病情惡化。有大學精神科學系教授表示,公立醫院精神科醫生接觸一名病人平均7分鐘,根本沒有足夠時間深入了解病人需要,難以對症下藥及緊貼其狀G。
資料B
港大調查
工作壓力大、食無定時是不少港人的生活寫照。即使身體沒出現明顯徵狀,但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出現不適,這種介乎健康和生病之間的身體情G,便屬處於「亞健康」狀態,原因包括長期工作緊張、睡眠和運動量不足等不良生活習慣。「亞健康」徵狀可分為生理和心理兩面,前者常見的包括眼睛疲勞、腰痠背痛和經常疲倦等;後者包括情緒低落、容易煩躁不安、失眠等。
若長期忽視「亞健康」問題,可增加罹患其他慢性疾病的危機。港大民意研究計劃2013年調查顯示,58%受訪者稱受訪前3個月曾身體不適,但同時有57%人認為自己健康情G良好,無視身體發出的警號。
資料C
綜合報道
各年齡層的人皆有可能患上抑鬱等情緒病。按「香港精神健康調查2010-2013」研究,本港每7人便有1人有不同程度的情緒疾病徵狀。不過,調查發現誤解和歧視令不少受情緒病困擾的都市人感壓力。
「心晴賽馬會飛越校園計劃」2015年10月發表研究結果,約9800名中學生、教師和家長中,不少人對情緒病者有誤解,普遍認為他們「對人構成危險」、「不會好轉」、「不可信賴」等。負責研究的學者指出,成年人也有誤解,家長對情緒病者的標籤程度更高於中小學生。
透過參與講座及工作坊後,受訪者會減少標籤情緒病者,當中相信患者「對他人構成危險」的人數更減少約五成至六成。該學者強調,情緒病與暴力行為沒有必然關係,新聞報道的情緒病人傷人行為,一般都是個別事件,非因為本身的病。
◆資料回應題
1. 根據資料A,指出和說明本港公共衛生系統面對的挑戰。
2. 哪些因素有礙精神病患者康復?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闡釋你的答案。
◆延伸回應題
3. 不同持份者可如何提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健康質素?解釋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