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早在數年前,中國「4萬億」救市措施的後遺症逐漸顯現,地方政府債台高築、影子銀行危局難以收拾,當時已有西方學者及媒體把中國形容為下一輪環球金融海嘯的觸發點。而昨日環球大跌市後,市場不約而同把矛頭指向中國,認為成因是兩周前人民幣突然貶值,及上周中國經濟數據轉差所致。 高盛:貶值惹憂慮觸發走資 《彭博》報道,自中國在本月11日突然大幅下調人民幣中間價,環球股市已蒸發了5萬億美元(38.8萬億港元),顯然將全球跌市歸咎於人民幣的貶值。高盛投資管理部董事總經理哈繼銘表示,人民幣貶值得太突然,而貶值令市場不禁懷疑表面良好的中國經濟,其實暗藏嚴重的問題,引發了中國股市的走資,繼而引發環球股市進一步震盪。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亦相信,人幣貶值令市場對人幣產品的信心下降,企業需提高債券孳息率吸引投資者,企業融資成本急升,令長久以來的平衡打破,向負面一方傾斜;同時亦令新興市場貨幣一同貶值,導致大跌市。 不過,富邦銀行(香港)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潘國光認為,新興市場的股市及匯市早在今年初已開始下跌,原因是美國即將加息,中國最多是「多踩一腳」。他認為美國想加息是錯判形勢,美國、歐洲及日本都跌進「流動性陷阱」,事實上量寬製造出來的熱錢並沒有改善經濟或增加投資,美股大跌,即是向美國加息投不信任票,美國現時正處進退兩難局面。 潘國光指出,環球股市大跌,反映事情已上升至全球層面,各國必須互相溝通,商討一個共同的救市方案。各有各救市,可能會形成貨幣競爭性貶值,是惡性循環。 明報記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