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幼兒牙牙學語,模仿大人的說話模式來學習,於聽障幼兒身上非理所當然。現時本港沒有為聽障嬰兒而設的幼稚園或學前課程,聽障嬰兒學習幾乎是「零吸收」。本港一間嬰兒園實行手口並用,以手語教學,讓嬰兒「未學講先學手語」,過程中更發現學習手語對健聽小孩同樣有裨益。 明報記者 陳顥之 保護兒童會香港空運業界嬰兒園中的教師,不僅會與幼兒唱遊「講」故事,亦會「打」故事——以手語同步翻譯故事內容。先導計劃在2013年試行,園長楊家鳳當時首次接觸雙語教育,未料成效超出想像,「估唔到一個8個月大、未有語言能力的嬰兒會懂得以手語回答老師黻暋D」。嬰兒園前年接收首個聽障嬰兒入讀,又於課堂及日常照顧中逐步加入手語,如食飯時以手語教授食物名稱,又以手語給予「坐下」、「排隊」等指示。 8月大嬰兒已懂回答問題 日子久了,園內的小孩都能理解手語指令及意思,學習的詞彙更比以往豐富,因為手語把事物形象化,嬰兒容易記憶。楊園長說,以往用口語教學,「可能只學到『車車』,但手語易明,憑學習動作加強記憶,歲半嬰兒已識分『的士』、『火車』、『飛機』,甚至『司機』。 每周一天於嬰兒園任教的中大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的健聽老師蘇佩詩指出,1歲下嬰兒的口語能力屬前期發展階段,雖未能準確發音,但可通過手語表達自己和學習複雜概念,「例如顏色概念好抽象,小朋友未必記得哪個發音代表某顏色,但可能會記得哪個動作代表某顏色」。 充當小老師教父母手語 健聽的彭梓倫對學習手語樂此不疲,會充當小老師教父母手語,彭太喜見梓倫樂於表達自己,與聾童相處亦增加同理心,將來或會讓兒子入讀雙語學校。鄭太一歲半的兒子有中度聽障,她稱過不少聾童家長擔心孩子學識手語就會抗拒用口語,但兒子現時會邊打手語邊說單詞,反映手語有助聾童日後學口語,「事實是佢聽力得五成,咁另外五成點吸收呢?唔用手語,個仔永遠學得一半」。 家長喜見聽障子跟上進度 蘇老師指出聾人因聽不到聲響,容易缺乏安全感,「有些不懂手語,亦學不懂口語,30幾歲仍然要身邊人貼身照顧」,雙語環境有助他們適應及學習。有嚴重聽障的李浚熙初時入讀嬰兒園亦「怕生保」,用了8個月適應,現已可透過手語學習及其他人交流,李太表示很慶幸有雙語教學,令浚熙學習進度可與其他幼兒相若,「原來自己個仔只係聽力不好,唔係蠢鵅v。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