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題指引
【明報專訊】題目a)
同學要用資料B指出資料A顯示中國現時的環境問題﹕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構成嚴重影響。資料A的灰塵伸手不見五指,反映現時中國空氣污染嚴重。資料B指出北京大學和綠色和平組織聯合進行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中國,空氣污染比吸煙「殺」更多人,並引述2013年的數據證明,PM 2.5(微細懸浮粒子)於包括北京在內的31個城市導致大約257,000人過早死亡。
題目b)
同學處理這題要十分小心,因為屬於暗比題,要清楚知道比較什麼及用什麼準則作比較。中國政府執行「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屬於加強規管和執法的建議,同學可以教育宣傳等其他建議作比較。另外,亦可以用時間性、強制性、可行性、成效的長遠性、迫切性及會否帶來反效果等作比較準則。
◆同意
1. 時間性﹕加強規管(即「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比教育宣傳見效更快
2. 強制性﹕政府加強規管、加重罰則比教育宣傳更有效,因為有經濟誘因
◆不同意
1. 成效的長遠性﹕加強規管(「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只能管一時,而且執行者若「隻眼開隻眼閉」會沒有效果,但宣傳教育可以改變人的思維及習慣,長遠更有效
2. 反效果﹕強行加強規管較宣傳教育帶來更大反效果,如製造官民的矛盾等
■課堂實踐
議題﹕中國空氣污染(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