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急症召救護車要收240元
約克區居民叫十字車今冬增三成
【明報專訊】約克區緊急醫療服務隊(EMS)指今年入冬以來﹐該區居民召喚救傷車的個案大幅飈升﹐近期每天約有300個叫救傷車的電話﹐較平時平均的225個增加三成。但是當救傷車到達後﹐有一至兩成人決定不用救傷車送往醫院﹐估計與不想付非急症的較昂貴收費有關。
兩成怕貴叫車後不上車
約克區緊急醫療服務隊總長巴雷特(Norm Barrette)稱﹐該現象可能與今年感冒個案上升有關﹐同時冬天時會有不少人於剷雪時受傷。他提醒市民﹐有真正急症時叫救傷車送往醫院急症室的收費是45元﹐但若院方認為病人並「無重大急症」(non-essential)要叫救傷車﹐病人可通過其他方法到達醫院的話﹐病人便要付240元的救傷車全費。該收費方法是全省一致的。
巴雷特指出﹐每當氣溫嚴寒時﹐該區致電叫救傷車的人數便飈升﹐但其中有不少人是以「不舒服」為理由叫救傷車﹐可能只是出現咳嗽?發熱?頭暈?發冷等傷風或感冒的病徵。
他強調﹐若然是出現傷風或感冒的病徵時召喚救傷車﹐到醫院緊急室後﹐主診醫生有可能將之斷定為不是「急症」﹐病人便要付240元的救傷車全費。
他說﹐當天寒地凍及道路積雪時﹐一些市民感到外出去診所求醫會非常辛苦﹐同時以為若由救傷車送往醫院急症室﹐便會獲優先診治。但其實不是﹐急症室職員會優先診治急症病人﹐只是感冒病徵的話便會押後處理。
此外﹐他指當市民召喚了救傷車之後﹐通常只有八成人要求送院﹐其餘兩成人最後是決定不用去醫院的﹐他們因而不用付任何救傷車費。近期召喚了救傷車後﹐病人要求送院率由八成增至九成。
巴雷特指醫院方面對「真正急症」無下定義﹐他鼓勵有急症的市民致電911叫救傷車﹐但若只是傷風或感冒的病徵﹐可到家庭醫生診所或不需預約時間的診所(walk-in clinic)求診。
他指於極度嚴寒天氣下﹐在戶外太久會嚴重凍傷或體溫過低。被凍傷時應立即進入室內﹐但首先是用溫水而不是熱水暖身。不要磨擦被凍傷身體部份的皮膚﹐ 也不要使用熱袋﹐避免有更多皮膚傷害。他續稱﹐冬天也有不少人於剷雪時受傷﹐包括跌傷。該區75歲或以上居民致電叫救傷車的可能性﹐是一般市民的3倍。
救傷車服務是「安省健康保險計劃」(OHIP)中的其中1項受保項目﹐但要是醫療上要有必要(essential)。來自外地的非安省居民或無OHIP卡者﹐使用省內救傷車時要付240元全費﹐他們的私人健康保險或旅遊保險可能會賠償該筆支出。外省國民也要付240元全費﹐但其後應可向其省府的健康保險計劃申請退款。
緊急醫療服務部門於網上提供的資料也顯示﹐有OHIP卡的安省居民﹐若要被救傷車從1間醫院送往另1間醫院﹔從一間醫院送往老人院或特別護理中心時﹐都不用付任何救傷車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