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考慮多 需兼顧配套負荷
【明報專訊】重建舊公共屋h被視為房委會最棘手問題之一,房委會內部對重建舊屋h一直有不少分歧。有熟悉政府地政的消息人士透露,部分舊屋h如柴灣興華(二)h、南山h等,地積比率只有約2.2倍左右,可考慮在h範圍內「見縫插針」興建一至兩幢新樓宇,作為調遷用途以啟動重建。但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坦言,重建舊屋h面臨不少細瑣而複雜議題,除要考慮原區安置外,更要顧及如商場、運輸交匯處等遷移事項,而且又會拖慢公屋輪候冊人士上樓時間,因此除華富h外,暫時未有重建時間表。
啟動至落成需時約10年
消息人士表示,部分舊屋h如柴灣興華(二)h、南山h、葵盛西h及梨木樹(二)h,現時地積比均低於3倍,當中興華(二)h、南山h更座落於市區地段,認為本身已有空間啟動重建,如在屋h範圍內興建一至兩幢「接收屋h」,分期調遷住戶,以更善用土地資源。
不過,前規劃署長潘國城指出,重建舊屋h除要考慮重建潛力及原區安置住戶外,亦要考慮社區配套的負荷量問題,「例如重建後學校、老人院等配套是否足夠,原有交通及地鐵,能否增加新增住戶需求,甚至綠化及休憩地帶是否合乎規劃署標準等」,因此難以一概而論。過往不少舊屋h是依山而建,但沒設升降機設施,不方便長者住戶出入,這些舊屋h反而會被視為優先重建的考慮因素之一。
黃遠輝表示,根據重建白田h的經驗,原有住戶除關注原區安置外,亦關心搬遷後會否影響每月租金,以致要顧及如商場、社區配套、運輸交匯處,以致重建工程不影響住戶等因素都要通盤考慮,且一般重建由啟動至落成需時10年,因此除非在原區物色到大型地皮供遷置,否則相信難以啟動重建。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