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地產新頁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放大
 
《學苑》2014年9月出版《香港民族論》一書,探討本港「民族自治」與「民主獨立」的可行性,希望引發港人反思本土地位,爭取自治及民主發展。《學苑》前副總編輯王俊杰(圖)承認個人贊成港獨,但強調《學苑》探討的「命運自決」與港獨不同。
放大
 
放大
 
《基本法》第23條是一條就香港境內有關國家安全,即叛國罪、分裂國家行為、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顛覆國家罪及竊取國家機密等多項條文作出立法指引的憲法條文。
放大
 

其他新聞
觀點與角度﹕神秘的青少年軍
觀點與角度﹕評論節錄
通識實踐﹕穿梭古洞 聽不見的聲音
參觀學生有話說﹕了解居民怎樣看發展計劃
導賞員有話說﹕「反對土地規劃的不公義」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時事議題﹕港獨情緒 從何而來?

【明報專訊】特首梁振英發表2015年《施政報告》,有別於過往兩年先講經濟、民生,今次「政治先行」,強調「一國兩制」中「一國」的憲制地位,並點名批評港大學生會刊物《學苑》刊載「香港民族 命運自決」專題,指要警惕「港獨」主張。港獨主張究竟從何衍生?

◆不同派別簡介

城邦派

學者陳雲2011年出版《香港城邦論》,指出內地在共產黨統治下已被「污染」,香港必須保留「高度自治」才能保留本土特色。此理論催生「城邦派」,陳雲也被視為分離運動的「國師」。2013年陳雲提出港人不應介入內地民主的鬥爭,呼籲港人不要到維園悼六四,導致本土派開始有分歧。

自治派

和城邦派同出一個理念,主張維持「一國兩制」,以「兩制」為主體,保持三權分立,高度自治,但兩派在堅持港中分隔問題上有不同意見,分道揚鑣。2011年,facebook出現「香港自治運動」專頁,顯示陳雲是運動的提倡者及顧問,但至2013年6月宣布與陳雲終止合作關係,未有解釋原因。

港獨派

主張香港完全脫離中國內地,以新加坡作實例,爭取香港獨立成國,行動上亦較為激進。

歸英派

《南華早報》2013年3月一網上民調中,投票的網民逾九成贊成香港「回歸成為英國海外屬土」。早於2012年10月facebook已出現「一人一信:請求英國收回香港,香港回歸英治」專頁,認為「中國人」身分「影衰我們」;其後又出現「香港英國人齊發動100,000聯署 促英國收回香港」專頁。

◆歷史因素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表示,長住香港的居民對「香港人」身分的理解相對實在,對「中國人」的身分理解則相對複雜。

本地文化學者梁文道接受《南方都市報》訪問指出,英國的殖民造成香港獨特的價值觀。在殖民時期,英國人為鞏固其政治權力,在社會、教育等方面避談中國人和殖民身分等敏感問題,又將中史科當作別國歷史來教,但也沒有灌輸市民要效忠英女王,形成香港人的公民教育中沒有「忠誠、愛國、犧牲」等價值觀;相反英國推動「放任經濟」,強調經濟、法治,形成港人重視經濟、利益,但又重視法治、自由等普世價值的獨特文化。

另外,新一代年輕人對於英國的殖民印象普遍來自書本和別人轉述等「二手資訊」,容易有不全面印象。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認為,本地教科書只提及小漁村如何隨工業起飛,發展成國際都會,較少篇幅討論殖民時期有關官員貪污和貧富懸殊現象,令年輕人產生「回歸前較美好」的印象。

對比近年特區政府的施政問題,年輕人因有「第一身」感覺,相對地對特區反面印象更強烈;內地官僚腐敗、各種造假現象、打壓人權亦令不少港人對中國政權反感。

◆香港人與中國人身分認同走勢(見圖)

◆中港社會矛盾

2003年,香港經濟及社會氣氛低迷,中央開展一系列中港經濟合作政策,簽訂《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開放自由行等。

中港融合影響港人生活方式,帶來文化衝擊。中文大學社會學系講師劉紹麟分析,內地人搶奶粉、爭醫院H位、水貨客、在街上大小便「不文明」作風令港人感到「內地入侵本土」,加上媒體對自由行的報道,加強中港矛盾,令港人對國民身分認同有危機。

2011年,網上成立的「香港本土力量」主張「為香港人發聲,捍衛本土文化,保障香港權益,抵禦文化清洗」,抗議香港政府透過關愛基金派6000元給新移民,有網民更登廣告批評內地新移民為「蝗蟲」;該年開始有代表「港獨」的港英龍獅旗在七一遊行中出現。

本土派議員范國威認為,本土意識「是由客觀環境逼出來」,主要歸因於中港矛盾和中央政府干預香港政治漸多,令港人更嚮往本土主張。

◆社會事件催生

23條立法×港人恐共×中央管治危機

2003年,港府擬為《基本法》第23條有關國家安全立法,部分港人認為中央在回歸只6年便開始從政治和立法上加強在港管治,破壞「一國兩制」。

《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曾撰文指出,條例草案中的「煽動叛亂罪」、「叛國罪」等條款如成功立法,有可能令政治活躍的人動輒得咎,造成以言入罪疑慮,將損害香港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等核心價值。立法引起廣泛關注,數以十萬計市民遊行表達訴求,反對立法,最終因有議員改變立場,迫使港府擱置草案。市民強烈反應可見港人對中央的管治存有恐懼,擔心本地的法治體制與內地接軌。

天星皇后碼頭運動×本土派崛起

2006至2007年間,香港政府展開中區填海工程,把有48年歷史的舊中環天星碼頭及鐘樓拆卸作道路和商廈用途。2007年,把皇后碼頭拆卸重置,引發民間團體和市民不滿,認為摧狺F港人歷史文化和集體回憶。中文大學社會學系講師劉紹麟認為,由保衛碼頭運動到喜帖街等,社運能催生本土文化和意識。由於社運用本土集體回憶建構香港身分,號召市民保衛共同香港回憶,令本土意識增強,有助「本土派」崛起和「香港人」的身分認同。

◆制度因素

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林泉忠在〈普選死局與「港獨」出路〉一文提出,1997年回歸後,香港人的本土意識獲得了發展環境,加上「一國兩制」,本港的法制、教育制度、貨幣、市場不同於內地,「使得香港市民不可能形成與大陸民慾@樣的國家認同」,促成香港能發展本土清晰的「香港民族主義」。

◆中港經濟觀點分歧

近年內地經濟向好,相對香港經濟增長乏力,香港多年來吸納中資,依賴內地經濟是不爭事實,有指港人因感覺被比下去而自尊心受損。新華網2014年1月在〈為「東方之珠」增光添彩〉一文中,指香港的繁榮穩定「離不開中央政府和內地人民的有力支持」,「每當香港等到內外部環境變化的影響,中央政府總是義不容辭地『出手相挺』」,廣東省港區政協委員李康和吳惠權更表示,「香港沒有共產黨,連水都沒得喝」,引發兩地在經濟觀點上的矛盾。

公民黨主席余若薇表示, 內地普遍認為香港應對內地抱持「感恩」心態,但她以東江水為例,強調兩地合作是「互惠互利」,而非內地所講的「某一方刻意優惠另一方」。

不少港人對「無大陸、無水喝」的言論非常反感,因為香港是「真金白銀」買東江水,而且價格比東莞和深圳貴。研究政治地理的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講師李家翹認為,東江向港供水是國家對香港的統治手段,令香港主流論述為「香港要靠東江水」。

■港獨分子是少數?

前特首董建華認為本地贊成港獨的人只屬少數,惟有部分年輕人因不諳內地國情,才會發表港獨言論。

港獨並非社會主流思想,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兼任講師鄧皓文在2014年10月中訪問了755名雨傘運動的佔領者,發現75.1%不認同「港獨」訴求,「認同」的只有11.9%。對於有人將雨傘運動和港獨思想掛u,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認為,即使曾有佔領者發表港獨言論,也只是情緒發泄,真正的訴求是減低中央對香港管治上的控制,無人真正實踐或提出有策略的港獨主張。

回歸前的港獨思潮

熟悉香港回歸歷程的人都知道,港獨思潮在30多年前醞釀回歸和六四事件後,發生過兩次。香港政治地位提上解決日程之後,有小撮人在一定圈子催動尋求香港獨立;中英籌備談判安排時,英方一度爭取港人成為談判一方,即是構成中國、英國與港人的所謂「三腳_」,當時被解讀為是嘗試把香港推向港獨的部署。三腳_因中國反對,最終並未出現,而中方拋出「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和一系列收回香港後實施的特殊方針政策。

至於六四事件之後冒出來的港獨擾攘,在港人信心遭受嚴重衝擊掀起移民狂潮之際,北京的做法是放下身段,盡力安撫港人,重申對港承諾不變,使港人信心不至全面崩潰。

—節自〈正本尋源 清除港獨土壤〉,《明報》社評,2015.01.17

來生不做中國人?

2006年9月4日,中國三大門戶網站之一網易旗下的網易文化,在網上開始了一項敏感調查:「如果有來生,你願不願意再做中國人?」結果在超過1.1萬名投票者中,高達65%不願意再做中國人;選擇來世再做中國人的只有約35%。

在六成不願意再做中國人的人中,37.6%是因為「做中國人缺乏人的尊嚴」。由於投票非常熱烈,也因話題敏感而引發軒然大波。最後有關網頁被當局蝪ㄐA網易新聞頻道及評論頻道的主編同被解僱。

時事評論員程翔認為,這反映出不僅香港人對中央統治出現離心力,內地人同樣出現此情G,國民身分認同的淡薄很大程度來自中央的「管治惡果」。

《明報通通識》

 
 
今日相關新聞
時事議題﹕港獨情緒 從何而來?
時事議題﹕提倡港獨的影響
時事議題﹕港獨思潮與國民身分認同
時事議題﹕模擬試題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