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沒看過日本動畫《多啦A夢》的,請舉手。
這套香港人耳熟能詳的卡通片於2014年暑假才首次在美國電視上播放,展示全球化(globalization)能衝破地域、語言及文化的界限,透過大眾媒體傳遞信息至地球另一端。但美國版本的《多啦A夢》卻有其獨特之處﹕以往做法多是購入動畫後配以當地語言、創作當地版本的主題曲,但美版《多啦A夢》卻經在地化(localization)改造後才在當地播出。
更能吸引本地人注意
外來文化為融入當地文化,會在原作品或產品上加入、更改或刪減內涵,經在地化改造後有助當地觀眾或消費者更理解、投入或接受外來文化。《多啦A夢》的美國版就在多方面作出改動﹕在飲食文化方面,動畫中各人的餐具由筷子改為刀叉;美國當局又希望透過兒童電視節目推廣健康飲食的信息,所以動畫中以水果取代日式零食。而在學校生活,主角大雄常得的「0分」試卷會加上美國慣用的F級。其他日常生活的「在地化」,包括將日圓鈔票改為美金等。
有人認為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有助把其他文化融入各國的當地文化之中,例如以上談及美國版《多啦A夢》的改動,並沒有改變動畫的本質,反而釋除觀眾觀看時的疑問,更能專注於故事及人物角色。參與改造此動畫的日本人,亦同意「在地化」協助在本國大紅的產物衝出日本,有更多人懂得欣賞。全球在地化亦有很多不同例子,例如在香港迪士尼會出現穿唐裝的米奇老鼠、開在日本的美式連鎖咖啡店星巴克會賣日本限定的櫻花味綠茶。這些例子都演繹了把外來文化在地化,吸引更多人注意異國文化。
在地化原則惹爭議
不過,全球在地化不能獲得所有人支持,例如選取什麼內涵進行在地化、是否應作改動,可能很具爭議,例如《多啦A夢》堣j雄是個「喊包」,日本版常以誇張手法表達他眼淚橫飛,「在地化」之後這些眼淚被刪走;而大雄同學靜香於其中一集手上拿的書本,亦以洋娃娃取代。這些改動是否必要的在地化、及引伸出一些性別角色(gender role)及定型(stereotype)的爭議,可能只是更鞏固當地文化,而非把多樣文化及新衝擊帶予觀眾。究竟全球在地化於《多啦A夢》對推動日本文化來說是助力還是阻力?在地化應以什麼原則進行?留待同學探討與討論。
文﹕楊淑敏
◆延伸閱讀
1. Doraemon charms U.S. viewers in first remake for a foreign market, Japan Times, 2014.07.09
2. Doraemon anime visual and script changes for U.S tv detailed, Animenewsnetwork.com, 2014.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