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學舌鳥成立一個月後已獲大量網民關注。成員阿天(左起)、阿Dee、阿修表示一切只是偶然,阿Dee更笑言其象徵皮褸,本來是買來自己穿,但自MV出街後已不能再穿,「再著,其他人以為我傻的!」
放大
 
學舌鳥成員表示,Dee哥扮劉德華幾近「上身」狀態。劉德華的經典pose:用手指「殊」粉絲、喝綠茶等搞鬼表情,Dee哥都扮得維妙維肖。
放大
 
放大
 

其他新聞
中外人物﹕中國第一夫人彭麗媛
世界公民﹕不能斷的疫苗冷藏鏈
知多點﹕疫苗運送
時事漫話﹕紓人口問題 只靠輸入專才?
答題指引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專題故事﹕網絡歌影字 引發反思

【明報專訊】各式各樣的網上平台加快資訊流通,也為創作人造就一個多面向的舞台,分享感受及對社會議題的看法,聚集志同道合的網友,形成一個建基於價值觀或生活態度的小社群。今回我們找來分別以影片、音樂和文字傳意的3個單位,談談他們的創作理念。

◆影片x學舌鳥

嚴肅話題輕鬆睇

網上最近吹起一股「劉彳江華」風,幾可亂真的「A貨」劉德華在街頭唱出抵死啜核的「日日去鳩嗚╱我╱謝絕你監管」(右圖),惹來網民捧腹大笑。搞笑背後,創作影片的團隊「學舌鳥」表示「這些影片是希望換個角度反思社會問題」,更期望透過網民對學舌鳥的關注,講更多社會時事議題,回饋社會。

二次創作諷時事 「驚」也「豁出去」

身兼導演、編劇和演員的阿修說,學舌鳥(Mocking Jer)名字本身已代表其創作方針,「學舌鳥來自《飢餓遊戲》,象徵自由;英語Mocking更帶有諷刺和模仿的意味,與我們創作呼應」。學舌鳥影片主要以二次創作、翻拍電影手法諷刺時事,近期更和網上另一平台「墳場新聞」合作拍攝《墳場動新聞》。阿修和另一編劇阿天表示,當初沒有想過在YouTube開設頻道,創作第一段短片《陳浩南教書篇》時,只因本地較少用影片表達政見,加上警察打示威者的題材有噱頭,才玩票性質叫朋友參與演出。後來有網民留意到片中扮演劉德華的成員Dee哥,並留言表示想再看他的演出,學舌鳥才拍《日日去鳩嗚》MV。

《日日去鳩嗚》刻意模仿1990年代的拍攝風格,以搞笑手法翻拍《獨自去偷歡》諷刺政府,至今點擊率已經衝破65萬,Dee哥更笑言出街會有人叫他簽名。如此受歡迎,他們認為主因是題材易「入口」,能引起關注。為何會用此模式創作?Dee哥說主要是希望在嚴肅的社會氣氛中,用輕鬆手法讓普羅大眾「開心下」;阿修補充,學舌鳥大部分成員來自藝術界別,「藝術本來就是關心社會,與『人』有關,與社會脫節的才是異類」。因此,他們的創作不乏對社會的思考。《日日去鳩嗚》MV中,用拖篋碌腳一幕靈感便出自Dee哥親身感受,「我住大埔,常常去上水,所以深明周圍被自由行拖篋碌腳的情G」。

在網上發表個人政見,Dee哥直言「驚」,更有心理準備回鄉證會被註銷,自言曾經是政治冷感的他說,各成員已經「豁出去」,自覺所做的事有意義,「有個朋友不關心政治,但他看了《鳩嗚》後,會主動了解什麼是『鳩嗚』,投入(社會上)成件事」。用輕鬆、娛樂手法讓港人了解本地所發生的事,正正是他們最希望達到的目的。

˙Like.Comment.Share

˙學舌鳥 Mocking Jer liked this.

˙學舌鳥Mocking Jer:www.facebook.com/mockingjer

˙2 hours ago.Like

文﹕鄭寶欣、袁志敏

圖﹕鄭寶欣、袁志敏、受訪者提供、網上圖片

 
 
今日相關新聞
專題故事﹕網絡歌影字 引發反思
音樂x雞蛋蒸肉餅﹕算術民謠 分享「港味」
文字x賣字﹕「溫柔地說堅強的話」
專題故事﹕相關概念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