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常言道「勤有功,戲無益」(《三字經》),不過孔子則認為,對於終日無所用心的人來說,下下圍棋未嘗不是好事:「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整天除了吃飽飯,並不專心用功的人,必定難有所成!不是有博戲和圍棋這些玩意兒嗎?玩玩總比游手好閒好啊。)」(《論語?陽貨》)然而,孟子卻補充說,下圍棋也需「專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如此看來,那些人終日游手好閒,做事一暴十寒,到底還是「難矣哉」!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無或(1)乎王(2)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3)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4)至矣,吾如有萌(5)焉何哉?今夫(6)弈之為數(7),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8),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9)將至,思援弓繳(10)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11)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註釋:
(1)無或:無,通「毋」,不要。或,通「惑」,疑惑、疑怪。
(2)王:指齊王(據東漢趙歧注)。
(3)暴:「曝」的古字,曝曬。[粵]音僕。
(4)寒之者:承接上文「一暴十寒」而出之,比喻擾亂齊王的奸佞者。
(5)萌:《說文解字》:「萌,艸(「草」的本字)木芽也。」指植物的芽。這堣騄趥穭萌發為善之心。
(6)今夫:句首語氣詞,用來引出要討論的話題。
(7)數:技巧、技術。
(8)弈秋:弈,《說文解字》:「圍(即棋)也。」引申為下棋。秋,為名字,他擅於下棋,故名「弈秋」。
(9)鴻鵠:同「鵠」,天鵝。[粵]音酷。
(10)繳:繫茧溼楫瑤b。[粵]音嚼。
(11)為:通「謂」(據清代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二「為」字條引其父王念孫之說),認為。
語譯填充:
孟子說:「齊王不聰明,不要感到疑惑。天下即使有(a)_______,曝曬一天,就受寒十天,從來都是不能生長的。我已很少進見齊王了,每當我(b)_______後,那些擾亂齊王的奸佞者便來到了,就算齊王已萌發為善之心,(c)_______?就說說下棋的技巧吧,不過是雕蟲小技,可是不專心致志學習,就不可能掌握的。弈秋是(d)_______出色的棋手。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人專心致志,只聆聽弈秋的教誨;另外一人雖然聽荂A但一心想茼酗捙Z會飛來,要拿弓箭射牠。雖然跟專心致志的人一起學習,他的成績必定不如人家的。認為他不夠聰明嗎?答道:(e)_______。」
【學習要點﹕固定格式】
現代漢語有很多固定格式,如「我把他給打了」的「把……給……」、「一寫就停不了」的「一……就……」。古代漢語也是如此,學習時,要多點注意其結構特點及用法。
(1)惟/唯+賓語+之/是+動詞
這個格式是「動詞+賓語」的倒裝結構,強調動作行為(動詞)所涉及的範圍只限於「惟/唯」後面的對象(賓語),其中「惟」或「唯」是範圍副詞,相當於「只(有)」、「僅僅」,而「之」、「是」則是助詞,起把賓語提前的作用。例如,本篇「惟弈秋之為聽」是「惟聽弈秋」的倒裝結構,謂那人所聆聽的只有弈秋的教誨,強調其專心一意。再如: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父母所憂心的只有子女生病方面)。」(《論語?為政》)
●臣聞之,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故《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左傳?僖公五年》)——我聽說,鬼神並非親近哪一個人(「實」為句中語氣詞,無義,只起加強語氣作用),只依從德行。所以《周書》說:「上天沒有偏愛任何人,只輔助有德之人。」
(2)如/奈+名詞(詞組)/代詞「之」+何
這個格式是在「如何」或「奈何」之間插入名詞(詞組)或者代詞「之」而構成的,表反問,相當於「(能)把/對/拿……怎麼樣」、「怎麼辦」等。例如,本篇「吾如有萌焉何哉」。再如:
●言人之不善,當如後患何?(《孟子?離婁下》)——說別人不好之處,招致禍害,該怎麼辦?
●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孟子?梁惠王下》)——國內治理不善,那該怎麼辦?
●墨子雖獨能任,奈天下何?(《莊子?天下》)——墨子自己雖能承受(這樣的生活),可是天下人怎麼辦呢?
實戰篇
1.試判斷以下陳述:
A) 孟子借植物一暴十寒的故事,比喻做事應當持之以恆。
□ 正確
□ 錯誤
□ 無從判斷
B) 那個人根本不喜歡下圍棋,所以成績遜於別人。
□ 正確
□ 錯誤
□ 無從判斷
2.孟子借「弈秋誨二人弈」、「一暴十寒」的故事,表達什麼道理?
文: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講師羅奇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