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為支援回收業,推出多項措施,包括推廣廢物源頭分類,增加可供回收商收集處理的回收廢物量;設立環保園,向回收商以可負擔的價錢提供長期土地;向回收商提供短期租賃用地;政府亦採取綠色採購政策,提高環保產品的市場需求等,希望能減少堆填。
發展環保園
政府為支持回收業發展,以業界可負擔的租金,提供長期土地租予有關商家。園內已有10多幅土地租出,作回收廢食油、廢金屬、廢木料、廢電器電子產品、廢塑膠、廢電池、建築廢料、廢玻璃、廢輪胎及廚餘之用。
在2012年,環保租戶回收約5萬公噸物料。園內積極發展,希望2016年啟用廢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設施,配合日後的強制生產者責任計劃。
環保園回收產業例子
?廢電腦設備拆解廠
將廢電腦設備拆解成不同的電子零件,以便進一步處理
?廢木材循環再造廠
將廢木材循環再造成碎木片,有助保育林木和減少採伐森林
?廢食油循環再造廠
將廢食油轉化成生物柴油
?建築廢料循環再造廠
園內正在興建的建築廢料、廢玻璃循環再造設施,將生產環保玻璃地磚
社區環保站
特首梁振英2013年初於《施政報告》提出,斥資4億元在5個社區興建社區環保站,並期望於3年內擴至18區。政府會資助運作,令社區環保站有資源安排專車輪流到不同屋苑收集一些價值較低的物料,令社區內更多人參與回收,廢物作源頭分類後,會運往「中轉站」暫時儲存和即場分類,為有用物料增值,然後售予回收業界,減輕回收業界的營運成本。首個試點位於沙田石門,由非政府機構營運。
◆困難:回收箱少 環保站效用成疑
環保署2014年1月公布《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指出都市固體廢物回收率由2011年的48%下降至2012年的39%,但有評論指數據不可靠,若不計算回收轉口的數字,只計算本地的回收再造率,回收率應該會更低。
據食環署數字,公共地方的廢物回收箱與垃圾箱的比例,為1989個廢物回收箱對21,200個垃圾箱,而廢物回收箱的放置位置更是人流甚少的地方,政府被指未有盡力推動廢物回收。康文署則在港放置1.9萬個垃圾桶,即全港有逾4.2萬個公共垃圾桶,密度大幅拋離台北、首爾、新加坡。
沙田區議員劉偉倫表示,即使政府興建環保站,但礙於附近居民擔心環境衛生及交通等問題,所以沙田環保站最終只接收廢玻璃及舊電器,站內不會進行清洗及分類。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擔心,為了遷就居民,環保站功能被削弱,最後淪為垃圾站,回收物料無人問津,最終被運往堆填區,實質效用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