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林飛帆﹕你光是在網絡上面喊,政府不動就是不動,它不改變就是不改變,你怎樣推馬英九,馬英九還是在那個地方……所以能夠對抗他的就是實際行動,絕對不能只是在網絡上面。
放大
 
林飛帆說,公民運動只是「敲下一塊磚」,要繼續打擊僵固的權力「高牆」。(陳淑安攝)
放大
 

其他新聞
64萬豪車開3日漏油 西安車主繩拉車遊街
孫春蘭白克力仕途黯淡
醉摑酒店女服務員 檢察官稱「鬧着玩」
酒店灑水趕露宿者 城管狡辯為美化市容
瀋陽的士罷駛抗叫車軟件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中國
 太陽花學運領袖林飛帆﹕必須有人持續敲牆

2014年3月的「太陽花運動」,最終逼使台灣當局重新審查兩岸服貿協議,台灣的學運在事隔30多年後再勝一仗。帶領運動的領袖林飛帆接受本報訪問稱,太陽花運動的結果只算是「敲下塊磚」,公民社會真正要反對的是「一堵牆」。因此,「太陽花」參與者積極參與剛過去的台灣縣市選舉,以求在體制裏,都有「真正作為我們政治代表的人」。

明報記者

太陽花參政打破藍綠壟斷

學運結束後,有「太陽花」戰友參與地方縣市議員選舉,當中有勝有敗,台灣傳媒指是揭開「太陽花世代」從政序幕。林飛帆指出,參政也是打破台灣藍綠壟斷的一部分,體制內外需要配合才能打開更大空間。「我們希望在國會裏面能夠有真正作為我們政治代表的人,同樣地,在群眾運動上要有群眾基礎,那才有辦法在政治改革上有發言權,甚至能夠有改變的關鍵力量。」

「我們敲下了一塊磚,但如何讓這整面牆垮下來,重新看到對面,或者重新看到新的改變,必須要有人持續敲打這面牆。」林飛帆認為,國民黨在2014年11月的「九合一」選舉中大敗,某程度上是選民有一定共識,要淘汰國民黨或是拒絕國民黨的兩岸、產業及經貿政策,讓民進黨取得地方執政權。

至於香港,林飛帆認為正式參選的空間較小,「香港人現在爭取的是民主的從無到有,從零去爭取包括特首的普選,台灣現在至少有制度上能夠參與的管道的空間」。

不過,他認為香港學運參與人可參考台灣學運人參極參與體制的經驗。

「以前我們這一輩都被認為說是不管政治的,相信香港年輕人也是。」林飛帆說,現時台灣和香港共同面對的是中國大陸透過龐大的政治力和經濟力,去對周邊地區進行非民主的破壞,但區別在於對香港是直接侵害,對台灣則以滲透為主,他相信,兩地民眾在運動中發現,年輕世代不再「冷漠」。

要參與體制,行動比吶喊重要,林飛帆指出,雖然網絡在發表意見上有重要作用,「網絡是一個很關鍵的工具,讓很多過去習以為常地被主流媒體所壟斷的資訊能夠找到一個散播的空間」。但他認為,大家亦已經意識到光是在網上講話不夠,「你光是在網絡上面喊,政府不動就是不動,它不改變就是不改變,你怎樣推馬英九,馬英九還是在那個地方……所以能夠對抗他的就是實際行動,絕對不能只是在網絡上面」。

已「敲下一塊磚」 下步面對民進黨

面對台港兩地公民運動的前景,林飛帆稱,下一步檢視公民社會是不是自主的,還是像過去那樣是被藍綠綁架的,「判斷標準就是如何面對民進黨將來可能的執政,如何把我們的影響力發揮到下一個階段」。

林飛帆稱,台灣民主化歷程很短,藍綠陣營多年來形成僵固的權力結構,「如果我們一樣地把所有的權力交託給他們(民進黨),或是把所有期待放諸政治人物身上,而公民社會自身退到第二線第三線,距離第一線的政治事務漸行漸遠的話,那還是不會改變藍綠政治的僵固」。

 
 
今日相關新聞
太陽花學運領袖林飛帆﹕必須有人持續敲牆
王敏剛﹕台灣是壞榜樣 太陽花不理性
王丹﹕當權者不聽青年聲音會被淘汰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