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增益﹕法律保護見義勇為者
【明報專訊】阿爾巴伊拉克替被欺侮女生解圍,屬見義勇為的行為。「見義勇為」即能彰顯正義、合情合理的事,就勇敢去做。中國文化對「義」非常重視,認為義是八德之一,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北京市政府2000年增設《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護條例》,條文中對見義勇為作出解釋﹕「見義勇為指為保護國家、集體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不顧個人安危,與正在發生的違法犯罪作鬥爭或者搶險救災的行為。」條例的設立原因,是獎勵和保護上述見義勇為人員,弘揚社會正氣,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英美救人能免責
西方國家有類似法例,例如英國和美國的《好撒瑪利亞人法》(Good Samaritan Law),給傷者、病人的自願救助者免除責任,鼓勵市民協助有需要的陌生人。「撒瑪利亞人」是指《聖經》路加福音中耶穌的一則寓言,講述一名撒瑪利亞人無私協助猶太人的故事。台灣在2012年亦通過《緊急醫療救護法》的部分修正,引進「救人不受罰」精神,對於救護人員以外的人,可適用民法、刑法緊急避難免責規定。
在香港,醫療或急救人員必須遵守《普通法》中的「謹慎責任」(duty of care)。「謹慎責任」的概念來自英國案例Donoghue v Stevenson,案中指出每個人必須及合理地謹慎行事,以避免作出一些可能影響他人的行為。在這個概念下,醫療人員向病人施行治療時,通常要對病人負上謹慎責任。不過,《普通法》並無要求路人負起「謹慎責任」保護有需要的陌生人,但若有路人作出見義勇為的行為,《普通法》則確保這些人不會反被受助人控告疏忽。
好市民獎 鼓勵舉報罪行
另外,香港警務處的好市民獎勵計劃,向積極協助警方防止或偵查罪案、逮捕罪犯的市民頒發獎金,以示嘉許。計劃旨在鼓勵市民舉報罪行,適時大聲呼救及隨時準備挺身作證,維護正義。
■相關概念
正義(justice)
道德(morality)
公民責任(civic responsibility)
多層思考
1. 根據以上資料,為什麼阿爾巴伊拉克的行為屬見義勇為?
2. 參考以上資料及就你所知,作出見義勇為的原因有哪些?
(答題指引見另文)
參考資料
1.〈乘客合力推火車 救被夾男士〉,《明報》,2014.08.07
2.〈好市民獎金加碼千元〉,《明報》,201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