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解碼﹕社會責任(social responsibility)
【明報專訊】社會責任是指政府、機構、團體或個人在決策和行動中對社會所承擔的責任。不同人或群體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有所不同,基本如政府須保障民眾的公民權利、機構要尊重員工及其他持份者、市民要遵守法律等。但社會責任遠不止於此,更包括一切維護社會整體利益的行為,例如協助有需要的人、改善社會等。
◆今日香港
自殺新聞×傳媒社會責任
香港每年有約1000人自殺,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認為,自殺率上升與傳媒報道自殺新聞的手法和社交網絡普及有關。2013年,香港報業評議會與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探討自殺與傳媒報道之間的關係,有自殺者家屬稱炒作自殺報道對她和親友造成困擾,冀新聞界改善處理自殺新聞的操守。兩機構一致認為傳媒對防止自殺肩負重要責任,曾收到與自殺新聞的相關投訴,主要不滿報道內容引起不安及侵犯私隱,或披露過多自殺細節,擔心引人模仿。
傳媒在善用新聞自由報道真相的同時,也要肩負社會責任,不應炒作新聞,對他人造成負面影響。
碼頭工潮×企業社會責任
2013年貨櫃碼頭工潮持續40日,在勞工及福利局要求下,碼頭4間外判商向勞工處提交聯署聲明,白紙黑字確認所有員工加薪,並承諾改善工人吃飯及如廁安排,勞工處亦會與香港國際貨櫃碼頭(HIT)及外判商跟進碼頭的職安健情G。
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包括保障員工利益、誠實及公平經營等,HIT工潮反映若企業不承擔社會責任,難獲社會接納。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協助基層×市民社會責任
元朗青年商會主辦的「第26屆傑出學生選舉」,其中3名得主均希望履行社會責任,透過向露宿者派飯盒、探訪唐樓住戶和為基層小學生補習等方式協助基層。
◆全球化
可持續發展×企業社會責任
樂施會2013年「品牌背後」倡議運動調查發現,全球最大規模的10家食品及飲品公司的社會政策均未獲理想評分,沒足夠政策和措施改善因其業務對生產者及社區造成的社會及環境影響,令數以百萬受僱種植及製造產品的人受害。該運動調查多個可持續發展範疇的表現,包括保障婦女、小農戶及農場工人權益、善用水資源、停止土地掠奪、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及公開生產鏈的採購和營運情G。
◆能源科技與環境×全球化
碳審計×企業社會責任
自工業時代,大氣中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濃度上升,引起海洋酸化和氣候變化問題,導致經濟損失,亦影響人類健康和生態平衡等。碳審計有助計算與管理溫室氣體的排放,亦能提高使用者對其排放的認識,識別排放源頭,以採取適當的長遠或短期措施,不僅有助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亦能增加能源效益,節省成本。碳審計對各企業而言,已成為社會責任,除有助企業降低營運成本,亦能提高其聲譽,邁向低碳經濟。
化工項目×國家社會責任
2014年,廣東省茂名市政府與茂名石化擬合資建設石油化工原料PX(對二甲苯)項目,總投資35億元人民幣,包括興建年產60萬噸PX的裝置。茂名市民擔憂環境會被污染,示威抗議。茂名當局以宣傳、引導方式,製造項目已定案的假象;又從維穩出發,打壓反對聲音;更要求部分學校學生和單位簽承諾書支持,引起民播頨獺C
國家兼負社會責任,推行政策時應增加透明度,讓民憐釣為鰹伅〞竁F意見,尤其是當內地市民有「PX焦慮」的時候,以為PX就代表污染、致癌,國家政府更有責任耐心解釋。
◆現代中國X公共衛生
黑心安全套×企業社會責任
湖南長沙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於2014年11月通報,當局突擊搜查一家地下安全套生產工場,發現共逾3400萬個未經檢測、隨意標註生產日期及胡亂標識產品類型的安全套,總值達2.3億元人民幣,估計已流出2億個有問題安全套到各地。
內地近年屢爆出「黑心工場」,如生產地溝油、瘦肉精、毒奶粉等。「黑心工場」唯利是圖,罔顧市民安全和企業社會責任,置公眾利益於不顧,對社會和市民造成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