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評論
北京正在舉行的APEC年度系列會議,被形容為中國「主場外交」的一場大戲。北京藉舉行這一年度盛會的機會,以「加強互聯互通伙伴關係對話會」和「東道國對話伙伴國會議」的名義,召開了連串的「會外會」、「會中會」,與美國藉機召開的「會中會」——「跨太平洋合作伙伴協議」談判會互別苗頭。中國領導人與各國領導人的會晤安排,時間、規格,各種細節都體現了中國外交的親疏有別。
在APEC會前舉辦的「加強互聯互通伙伴關係對話會」,是中國與老撾、塔吉克、巴基斯坦、孟加拉、柬埔寨、蒙古、緬甸的一場8國峰會,這7個國家都是中國的近鄰,並與中國關係較為密切,特別是在交通基建方面已納入了中國網絡,故中方對這7國元首給予較高禮遇,除習近平逐一會晤外,總理李克強、人大委員長張德江、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常務副總理張高麗、國家副主席李源潮,都空群出動,7國元首都獲中方2至3名高級領導人接見。
9日APEC各國元首相繼抵埗,習近平一口氣見了加拿大、泰國、新加坡、印尼、俄羅斯領袖以及香港特首、台灣代表7批客人。而李克強也見了泰國和印尼兩國領袖,相信與他12日將赴緬甸參加東盟峰會有關。
港台代表與加國俄羅斯同日會晤
今次APEC峰會,順道訪華的有美國總統、加拿大總理以及秘魯、智利總統,其中後兩者屬工作訪問,除加拿大總理外,其餘3人的訪問行程都在峰會後,他們可能與習、李或其他領導人會晤,其他APEC成員領袖就或只有習近平一人禮節性會見了。
即使是禮節性會見,也是親疏有別,如韓國總統朴槿惠、大馬總理納吉布應獲優先安排,菲律賓總統可能不會有正式會面,日本傳媒傳出安倍9日有望與習近平會面,看來還不了解中方的禮儀用心。習安即使會面,也要排在朴、納等人之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