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圖1
放大
 
圖2
放大
 

其他新聞
中大生籌15萬 赴柬義建公廁
「小道士」揮筆繪國畫
時事通識教材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學者:簡體也有精妙好字

【明報專訊】教育學院中國語言學系副教授何文勝指出,歷史長河中,文字繁體和簡體交替其實是規律,內地在中共已故領導人毛澤東當政時,以政令將繁體字化為簡體,部分簡體字如「?」(眾)字其實能精妙地表達該字意思;但亦有字簡化得差,如出現了沒有用「心」的「(見圖1)」(愛)字。何認為,對於不合理的簡體字,可提出修訂,只要不以政令強推,好字自然會獲民間約定俗成應用。

何指出,簡繁字在歷史中交替出現,「採」字古時其實寫作「采」,後來加上不同部首以表達更多意思,如彩、綵,才出現「採」字;「陽」的古字是「昜」,後來才加上橫看形狀似山的「阝」,以表達太陽在山邊升起;而「中」字在秦統一中國前曾有過百種、包括繁複的寫法。

指毛澤東以政令強推致詬病

他續稱,民國早期已有人提出將漢字簡化以提升識字率,及以拼音學漢字,用拼音亦能解決當時無法在電腦輸入中文字的問題。及至中共當政,以政治手段實施學拼音及將漢字簡化,令今日內地普遍使用簡體字。

何直言,改用簡體字無助提升識字率,因很多繁體字帶更多「形音義」(形狀、讀音、意思)資訊,其實有助理解和學習文字,改善文盲的方法應該是普及教育。他認為簡體字不一定差,「(見圖2)」(塵)及「从」(從)字就簡化得十分有意思,只是毛澤東時間將漢字簡化得欠規律,才致內地今天的簡體字受詬病。

 
 
今日相關新聞
小學作文「捨繁取簡」惹批
學者:簡體也有精妙好字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