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痛是一種十分常見的骨傷科痛症,其主要源於圍繞頸椎的結構出現病變。這些結構包括肌肉、神經、椎骨、及椎間盤等。
頸椎其實有六個基本活動方向,包括向前低頭、向後抬頭、向左側頭、向右側頭、向左轉頭、向右轉頭。當頸椎感到疼痛,便會變得難於活動,通常會有其中一方向較難伸展。廣東人通常形容此為「頸梗」。
當頸患影響到神經線時,便會引發手臂或其它頸椎以外部位疼痛、痲痺、乏力等徵狀。當頸患壓逼到頸椎內血管時,更會引起頭痛、頭暈等徵狀。
最常見的頸椎痛成因是由於頸椎肌肉拉傷或肌肉過緊所引起。下列日常活動均容易引致頸椎肌肉拉傷或肌肉過緊:
1. 長時間連續於寫字檯前低頭。
2. 以壞姿勢看電視或閱讀。
3. 使用位置過高或過低的電腦螢幕。
4. 不當的睡姿。
5. 自行將頸椎快速扭向極限,即廣東話所謂「擢頸」。
意外受傷及跌傷則有機會導致更嚴重的頸患,包括頸椎骨折、鞭抽式損傷 (Whiplash Injury)、頸椎血管受損、甚至癱瘓等更嚴重狀況。
其它可引起頸椎痛的狀況還包括:
1. 頸椎退化性病變,例如骨刺 (Osteophytes / Bone Spurs)
2. 頸椎間盤凸出或脫出 (Disc Herniation)
3. 頸椎椎管收窄 (Spinal Stenosis)
4. 因骨質疏鬆 (Osteoporosis)所引起的頸椎細範圍骨折
5. 頸椎關節扭傷
6. 其它慢性痛症,例如纖維肌痛症 (Fibromyalgia)
7. 脊椎受疾病感染,例如骨髓炎 (Osteomyelitis)、椎間盤發炎 (Diskitis)、膿瘡 (Abscess)等
8. 腫瘤 (Tumor)壓逼頸椎附近組織。
下周傅卓明物理治療師會繼續於本欄內介紹頸椎痛的「自」療、預防及改善方法。
專欄撰文:傅卓明物理治療師 圖片來源:傅卓明物理治療師 電子郵件:mingcfu@hotmail.com 查詢電話:416-332-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