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資料回應題
1. 根據以上資料,歸納及比較不同收集民意的方法。
同學可根據資料,歸納出收集民意的兩大方向:(i)官方主導;(ii)民間主導。同學可按此方向分別介紹相關方法,以及各方法的特色。例如,官方主導的民意收集途徑主要有:諮詢文件、地區諮詢,以及透過中央政策組的民調。由於是政府主導,諮詢的方向及議題均由政府角度出發,有時或欠中立。至於民間主導的民意收集渠道,則可包括大學的民意調查,此方式取得數據,亦有可能被質疑不夠客觀或可靠。
2. 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不同收集民意方法面對哪些局限?
同學可參考資料中的例子,分析不同收集民意途徑的爭議。政府的地區諮詢會容易被部分人壟斷,未能接收各方意見。此外,諮詢會亦有可能因引發示威而癱瘓,導致不能充分了解不同人的需要。學生可引近日例子,如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的地區諮詢會最後成為政府支持者的平台,部分政府諮詢亦被批評帶有引導性,如政改方案諮詢。
民間收集民意方式雖然能避免利益衝突,但準確度仍有可能受質疑,或可能被有政治傾向的人利用。例如,港大民調的問卷設計及公布評分的時間,被指在敏感時刻為反對派營造民意基礎。
同學分析這些途徑時,應根據它們的特色,集中分析其限制,在適當處引述相關例子,切勿過度演繹某一事件或爭議。
◆延伸回應題
3.「在香港,民意對政府施政的影響不大。」你認同嗎?試輔例說明。
此為表達立場的題目,回答時須作正反分析。同學要明確表達個人立場,並利用相同的比較平台,作出與個人立場相符的駁論。以下為建議思考方向:
(i)在政策的推行上,政府有否根據民意的取態而改變;
(ii)民意力量的多少是否影響施政的關鍵因素;及
(iii)有否其他更能影響政府施政的因素。
贊成的觀點可包括支持論點的例子,即無論民間如何溝通及反映,政府仍一意推行,例如新界東北發展或菜園村事件。同學亦可指出中央政府的取態更能影響政府施政,例如開放自由行及解決雙非孕婦的問題上,港府處於被動角色。
反對的觀點則可包括不支持論點的例子,即民間力量愈大,愈能影響政府施政。例如,政府因推銷《基本法》23條引發2003年50萬人大遊行(主辦單位數字),最終要撤回方案。近年則有教育局因推行國民教育科引發逾12萬人包圍政府總部,最終令政府收回安排。這些民間行動,正是民意能改變政府政策的有力例證。
◆新聞議題﹕收集民意的方法
學習單元﹕今日香港
顧問教師﹕慈幼英文學校(中學部)謝萃輝
■學習及答題指引,可於明報通識網下載﹕
life.mingpao.com/htm/dl/20140327BZ.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