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凌晨多倫多市中心一個設有20間劏房的樓宇發生大火﹐導致2人死亡和10人受傷﹐立即引起社區關注居住在內者的安全問題﹐社區人士認為不幸事件皆因住宅違法設立多間劏房﹐地方狹窄﹐走火困難﹐認為應嚴加管制﹐甚至對受警告多次犯者重罰﹐以確保不幸事件不再發生。
多倫多中區華埠商業促進區(CBIA)會長雷普信表示﹐發生火警住宅位於中區華埠邊緣俗稱「猶太街」地方﹐他指由於中區交通方便﹐有街車行駛﹐又是商業區及大學所在地﹐吸引不少人尤其是低收入人士選擇居住﹐因此居住地方需求殷切。
據他了解﹐中區的劏房頗普遍﹐平均每月租金400元至500元間﹐不少是不合安全規格﹐認為當局要認真對待這問題。
他指由於CBIA只處理商戶和商業問題﹐民居問題不是該會處理工作﹐因此沒有甚麼工作能做到﹐但他認為市府和有關部門如消防處等應加緊巡視﹐尤期是對一些被投訴有劏房的住宅調查﹐制止劏房不斷增加。
另東區華商會副會長姚炳榮表示﹐他對區內住宅情況不大清楚﹐但知道東區華埠一帶亦有劏房存在﹐居住者當中不少是中國移民﹐但由於交通沒有中區華埠那麼方便﹐相信劏房沒有中區華埠那麼嚴重。他指租住劏房的人多是低收入的人﹐主要是貪其租金廉宜。
他知如要管制涉及眾多問題﹐認為如無法管制亦要規管﹐例如在既有面積只可有多少間劏房﹐消防﹑通道及火警鐘等要符合規定﹐警告後再犯會給予重罰。他稱知到一些主流人士亦設有出租單位﹐但單位只有3至4個﹐地方整潔﹐通道無阻﹐不會象日前新聞報道那住宅那樣有這麼多劏房和這麼多人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