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東版(多倫多) -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灣仔和昌大押
放大
 
放大
 
舊大澳警署變身大澳文物酒店,不少市民參加導賞團(圖)。大澳文物酒店獲201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優異項目獎。
放大
 
深水鼮p生春
放大
 
有企業家在新界購入整幢工廈,將之活化改造成室內和天台有機種植場、有機健康餐廳、美容養生中心、科研中心及保健產品的組裝線,以一條龍的健康概念串連整盤生意。
放大
 
(圖E)由於工廈租金較低,近年吸引不少藝術工作者進駐,甚至在工廈開小型演唱會,活化工廈政策令他們擔心被加租或逼遷。2011年4月,政策推出一年,觀塘、火炭和新蒲崗這三個藝術工作者雲集的工廈區的租金升幅逾兩成,一群工廈藝術工作者在火炭工廈外表演抗議,圖中表演團體「三五成群」便被業主逼遷。
放大
 

其他新聞
IES指引﹕實地觀察 親身感受
時事議題﹕韓流成風 不止靠明星
韓風成功因素
韓流影響
時事議題﹕韓國成功路 港可否借鑑?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新聞定格﹕活化建築 須平衡發展

【明報專訊】歷史建築物的「活化」、「再利用」,可為古建築注入新生命,為舊區帶來新氣象。但如何平衡保育和發展,香港仍在摸索。另外,政府也希望通過活化工廈政策釋出珍貴土地資源。

◆爭議:過度商業化

過往不少歷史建築活化後被批評過於商業化,例如逾百年歷史的前赤柱警署現為超級市場、尖沙嘴前水警總部(1881)用作酒店商業用途、灣仔和昌大押化身高級餐廳,普羅大眾難以接近。

灣仔一列4幢一體的騎樓建築,建於1888年,樓宇裝飾考究,麻石支柱、磚砌牆和木製樓板均極具戰前建築特色。4幢樓宇中,以66號「和昌大押」店最廣為人知,一個大型「押」字牌匾長年掛在外牆,可謂灣仔地標。2003年市建局以2500多萬元購入,屬市建局首個文物保護項目。

為配合現代消防及建築安全條例,市建局拆除樓內百年木梯、2至4樓的木地板,以及在天花加石屎板鞏固,再鋪回木條配合建築特色等。地舖被打造成售賣傳統食品和古玩的生活用品店,樓上3層則改裝成高消費的英式酒吧餐館The Pawn。時任灣仔區議會主席黃英琦認為,僅保留建築外殼,但珝壑瘍╮A是「留殼不留人」的做法,並不可取;她又批評出租古建築做食肆、商店,結果只有付得起錢的人才能一睹這古建築的風貌﹔把當舖的內貌徹底改造,與灣仔歷史割裂,亦做不到真正保育。時任市建局執行董事林筱魯指和昌大押的珍貴處在於整個建築結構和佈局,而非內堛漲捄〞嵷恲聶j瓦。

2013年1月,林筱魯獲委任為古物諮詢委員會新主席,他表示和昌大押和尖沙嘴前水警總部(1881)都不是好的保育古蹟,既未能保留歷史氛圍,且相當商業化,他說這些項目都是保育過程中「社會共同付出的學習代價」。

˙個案:灣仔和昌大押

◆活化歷史建築物伙伴計劃

不少文物保育案例反映,保育若只茞援鬋蔆s、保留建築物的硬件外殼,其內在的文化意義和生命力無從彰顯,社會大眾難以接觸和共享這些文化歷史資產。為此,現行文物保育政策引入「活化再利用」概念,除翻新保育建築物外,也尋找機會再利用這些已失去原功用的建築物,延續、擴闊或使其重新獲得社會功能。

2008年《施政報告》重點提及保育和活化項目,發展局成立「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為局方提供專業支援以便推行文物保育政策。發展局也推出「活化歷史建築物伙伴計劃」,將合適的政府歷史建築物(政府擁有業權並已獲評級的歷史建築,屬公共財產,保育時須考慮社會利益)納入計劃,邀請非牟利機構以社會企業模式「活化再用」(adaptive re-use)。

政府預留20億元推動計劃,若有充分理據支持,政府會提供最多500萬元資助,以支付翻新工程、開辦成本和應付首兩年營運出現的赤字等,社企須在開業初期後自負盈虧。計劃目標包括:

•保存歷史建築,並以創新的方法,予以善用;

•把歷史建築改建為獨一無二的文化地標;

•推動市民積極參與保育歷史建築;

•創造就業機會,特別是在地區層面。

重公眾可享用

2013年12月,政府推出第4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發展局長陳茂波稱,「項目的對外開放度及公眾享用程度是甄選活化計劃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申請機構應在不影響社企營運下,讓公眾欣賞全部或部分歷史建築;可劃出建築物的部分範圍作為博物館或展覽場地,以彰顯建築物的歷史重要性;應容許公眾免費進入及盡可能安排開放日及導賞團。

˙個案:深水鼮p生春

雷生春建成於1931年,屬一級歷史建築物,2003年業主將之無償送予政府。雷生春大樓地舖原為「雷生春」跌打藥店,樓上則是居所,2012年4月活化為浸大中醫藥學院雷生春堂,集跌打、針灸、涼茶舖、公眾教育及旅遊景點於一身。浸大定期舉辦中醫藥講座,並設有展覽空間向市民展示建築物的歷史及不同中藥品種。

浸大中醫藥學院協理副校長卞兆祥表示,這是浸大第14所社區門診診所,主要為當區居民服務,另會撥出兩成診症名額為綜援人士義診。

雷生春耗資逾2400多萬元翻新,除了加裝升降機及走火梯外,樓上三層的露台都加建了強化玻璃以減低污染和噪音,但大致保留了建築物原貌。活化過程中刻意保留建築物原有特色,大宅的門、窗和地板全部保留,跌打館內的「雷生春」及「敬福堂」牌匾亦重置原位,還原跌打館風味。

◆工廈活化

香港工業式微,不少工廠大廈空置。2008年底,全港共1467幢私人分層工廠大廈,總面積達1740萬平方米,空置率6.5%。香港約七成工廈位於非工業地帶,大多在市區,有良好交通網絡。

發展局2009年10月宣布一系列利便重建或整幢改裝舊工廈措施(活化措施),如地價優惠、分期補價等,吸引業主活化工廈,地盡其用。好處包括:提供更多樓面配合香港不斷轉變的社會及經濟需要;助紓緩缺地困境;業主有多一個出路;可帶動周邊地區經濟發展;減少違規改裝工廈作其他用途如創作工作室、畫廊而產生的消防隱患等。

政府2013年再推出優化措施提高誘因,放寬改裝整幢工廈的限制,又容許業主把工廈改建作酒店時,若補地價金額涉及逾2000萬元,業主可申請以固定年息最長分5年攤付80%的土地補價,相信有助增加重建工廈作酒店的現金流。

截至2014年1月底,地政總署共批出75宗整幢改裝和15宗重建舊工廈申請。獲批的整幢改裝申請大部分位於觀塘及葵涌,改裝後主要新用途包括辦公室、食肆、零售和服務行業及酒店;而重建申請多位於觀塘、油塘、長沙灣、葵涌及黃竹坑,新用途包括住宅、商業及酒店。

˙爭議︰貴租趕絕藝術工作者(圖E)

 
 
今日相關新聞
新聞定格﹕活化建築 須平衡發展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