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貧窮問題 2013年9月,政府公布本港首條貧窮線,採用住戶入息中位數一半作為貧窮線,全港貧窮人口達131萬。 《2012年香港貧窮情G》報告指出,本港有15.7萬個在職貧窮家庭,近七成屬於3、4人家庭。報告揭示香港有53.7萬在職貧窮人口,當中87.5%住戶均是「一人幫_一頭家」。由於在職貧窮戶的月入中位數只有9000元,若以平均住戶人數3至4人計(即貧窮線11,500及14,300元),即每月需多2500及5300元收入才能脫貧。 ◆新移民「爭資源」 有人認為新移民和雙非童使用本地資源,導致本地資源負荷加重,有建議指本港應設人口上限,林鄭月娥回應時稱設上限十分不智,因過去10年,每年人口只有0.6%增長,未來30年亦只會以同樣速度增長,為人口設限會影響經濟增長。林太拋出數字,證明新移民特點已起變化,如教育水平提高,2012年86%單程證來港者有中學以上學位,比2002年的66%大幅提高。 ◆雙非嬰兒 自1999年起至2011年底,共有17.6萬雙非嬰兒(父母均非本港永久居民)在港出生,2013年「雙非尾班車」後,雙非嬰兒數目會增至22.4萬。統計處進行多次內地孕婦調查,推算出單非嬰兒中,72%在3歲前返港,90%在6歲前返港;雙非嬰兒方面,6歲前回流的雙非嬰兒則有41%。統計處推算,雙非嬰兒於2013年截龍後,至2039年時全港將因此失去33萬勞動人口。 ◆跨境學童 2013年9月約有2000名跨境學童爭報北區小一,令不少學校須擴建課室加班,甚至將25人的小班回復到30多人的大班。民主黨總幹事林卓廷指出,5年後雙非適齡兒童將達3.6萬人。教育局長吳克儉表示過去兩年跨境學童數目一直在教育局掌握之中,但礙於內地改變政策,令更多雙非童有意來港升學。他形容,雙非童是香港未來的「人口生力軍」,應獲公平對待,他鼓勵雙非童前往北區以外學校上學,以解決北區學額供求失衡問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