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商業周刊》報道指稱市售牛乳含禁藥,引發譁然。農委會和衛福部食藥署連續兩天都檢驗了被點名的8款牛奶,並未檢出48種磺胺劑、奎諾酮類抗生素。由於當局與《商周》的檢驗結果不一,食藥署要求周刊盡快將檢驗資料公開,並於23日下午4時前送出檢驗方法,否則將依法開罰5,000到最高30萬元。
據《自由時報》報道,《商周》集團品牌公關部林秋寶表示:「我們還沒收到文(指正式公文),等收到文,看內容再研究處理。」
不過,食藥署署長葉明功表示,按照食管法規定,揭露信息也要將方法、檢測的機器設備資訊揭露,以便外界檢驗,顯然《商周》未做到這一點。除了要求《商周》提供資訊外,也要了解其揭露的動機。
陳良宇稱 只做定性檢驗
前衛生署長葉金川表示他從「牛奶駭人」報道看到「黑心媒體與學者黑心」,台大終身特聘教授孫璐西也認為,牛奶報道造成民眾恐慌,已經嚴重到動搖國本。《商周》對此則不予回應。
負責該項研究的銘傳副教授陳良宇透過《商周》網頁發表「〈我對這份報告負責任〉」的心情日記,解釋他的研究只做定性,不做定量,是因為只要有檢出動物用藥殘留,就不可以了。不願具名的學者則批判陳良宇檢驗的不是禁藥,而是他自認為等於禁藥的代謝物,如果直接檢驗藥物原型,這句話才說得通。
農委會﹕希望陳提研究法
另外,陳良宇宣稱他已經將檢驗報告寄給防檢局。
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朱慶誠說,一直等待陳教授的檢驗方法,截至22日晚都尚未收到相關報告,「如果他的檢驗方法可以用,一定依據該方法再做一次檢驗,且日後不排除將之納入例行檢驗。」科學歸科學、專業歸專業,不要帶入個別情緒。
《商業周刊》總編輯郭奕伶在本期「總編輯的話」中坦承:「這是來自一份不夠全面的檢驗報告,若以統計學方法論,此報告僅涵蓋部分廠商,抽樣邏輯不及格。」
郭奕伶說,《商周》找過8家檢驗機構與大專院校,沒有一家願意接他們的訂單。但未解釋最後是那家實驗室檢驗的,亦未解釋何以未找乳品或分析檢驗學者做平衡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