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部機械人定價55萬元
【明報專訊】新輝建築創科有限公司創新經理廖家榮表示,該公司現時只有大約8名員工。除了1人負責行政工作之外,其餘全部都是研發人員,包括機械工程師、電機工程師、軟件工程師等。雖然該公司是新鴻基地產的關聯公司,但其實,該公司研發的所有產品和方案,都可以提供給本地甚或內地、外國的建造業者使用。
以預製件組裝機械人來說,每部定價約55萬元。由於本地建造業公司購買本地研發的創新技術和產品時,最多可以獲得「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CITF)配對資助80%,故業者實際只需支付產品原價的20%,即大約11萬元。
該公司將會參加今年12月中舉行、由建造業議會主辦的「建造創新博覽會」,向本地業者介紹預製件組裝機械人等產品。另外,也考慮未來到內地和外國參展。
未來擬研發油漆批盪機械人
繼預製件組裝機械人之後,該公司亦計劃研發油漆機械人和批盪機械人,暫時仍在設計階段,尚未造出原型。他希望,最終的產品是一機兩用,只需更換前端,就能夠切換兩種功能。但在最初期研製原型時,為了減低困難,有可能會分開兩部機械人。
他認為,在香港研發建築用機械人最困難的,是要盡量令機械人的尺寸小一點,可以應用於香港的住宅樓盤。相對來說,內地和外國那些應用於較大的住宅單位或者基建工程的建築機械人,其實比較容易研發。
「這就好像,汽車用的晶片對於製程精密度和尺寸相對寬鬆,但智能手機的晶片的要求卻嚴格得多。」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