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針紙案 蔡淑梅:憑眼神聲線可辨有否「疫苗恐懼」
【明報專訊】西醫蔡淑梅涉以「疫苗恐懼症」為由濫發「免針紙」,與丈夫被控不誠實取用電腦及洗黑錢等24罪,案件昨日在區域法院續審,首被告蔡淑梅首日出庭自辯。她說根據行醫30多年經驗,診症兩三分鐘足以透過求診者眼神、聲線等,按政府指引判斷有否「疫苗恐懼」,以及注射疫苗是否弊多於利。
稱行醫30年 兩三分鐘夠判斷
控方日前完成舉證後,暫委法官勞潔儀裁定案件表證成立。蔡昨接受辯方主問時稱,自1986年起在佐敦、油麻地開診所,至2021年1月為節省交通時間,診所改在元朗寓所附近。
新冠疫苗接種計劃於同年2月下旬展開。蔡說身為醫生有社會責任,希望疫情快點完結,所以當時積極參與疫苗資助計劃。她憶述計劃初期預約注射疫苗者眾,但2022年3月起,她留意不少人因注射疫苗後出現副作用而求醫,例如濕疹、心肌炎等,而尋求「疫苗諮詢」亦增加,感覺與「疫苗通行證」政策有關。
蔡說會先閱讀尋求「疫苗諮詢」者的病歷,然後留意其眼神、聲線、呼吸所流露的心理狀態,接虒葥搰隻韝ㄘy注射疫苗,例如有長期病、想起疫苗就會頭痛、失眠、疑神疑鬼等,繼而按政府指引,判斷是否因疫苗恐懼或其他因素,注射疫苗對求診者身心弊多於利。
她承認沒有使用「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但認為「恐懼」非精神科專有名詞,意思是不合常理地逃避,並影響日常生活,而只為獲豁免打針花長時間排隊是重要考慮。據她行醫30多年經驗,又多次做類似諮詢,兩三分鐘足以判斷疫苗對其利弊。
曾收免針者感謝信
稱有責減求診者痛苦
辯方又呈上獲發免針紙病人寫給蔡的感謝信,蔡對令病人開心表示感恩,「是行醫生涯的高腄v,強調發出逾1.4萬張免針紙,只為履行醫生減少求診者痛苦的責任,絕無任何不誠實意圖。
蔡在控方盤問下表示,2022年4月與丈夫、即次被告白偉雄(64歲,退休人士)開設花旗銀行的聯名戶口,是因為怕麻煩。她平日完成一天診症後,會將所收現金交丈夫處理,開聯名口可便利丈夫,不影響報稅時準確申報診所收支。聆訊今續。
【案件編號:DCCC 22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