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年代:專家籲擁抱新時代 保持曝光勝封閉
【明報專訊】傳媒為應對「AI概覽」的挑戰,正逐漸以「生成式引擎優化」(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GEO)策略取得傳統的「搜尋引擎優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SEO),務求令自己的報道成為網民搜尋看到的首個資訊。惟GEO的做法,令傳媒機構面對應否放棄部分利益,向「AI網絡爬蟲」(AI crawling,即免費讓AI公司獲取內容)開放內容的困境。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AI概覽」這類功能無可否認會損害傳媒的點擊以至營收,但「總好過AI找不到你的文章」。
禁AI蒐內容恐自我屏蔽
GEO的方法包括向AI演算模型提供明確標註來源的內容、結構良好且表述清晰的文字,以及加強在AI公司經常獲取資料的社交平台和論壇(例如Reddit)發表互動內容,以增加被AI尋獲和引用的機會。
傳媒亦可選擇封禁「AI爬蟲」蒐集網頁內容,但這會面臨搜尋網站不顯示或推送內容的另一極端情G。
部分大型主流傳媒則選擇跟科企合作,向AI開放內容,例如《紐約時報》跟亞馬遜、美聯社和Google、法新社和法國公司Mistral AI合作。然而一些小型傳媒和出版商因為本身訂戶規模較小,跟大型科企談合作時或因缺乏本錢而未能獲益。
方保僑指出,傳媒為提高新聞觸及率而採取的GEO策略,不止要針對關鍵字,亦需要考慮官方、權威內容,而增加專家評論、引用數據以至加入獨家內容,亦有助AI搜尋並引用。
方保僑認同GEO對傳媒有正面亦有負面影響,傳媒確有難處,但他認為總好過AI找不到你的文章。他認為,面對AI這無可避免的趨勢下,傳媒更需要做好本分和把關。
(法新社/NPR/福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