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密碼還要查驗有相證件 華漢不滿銀行刁難鬧出官司
人權法官說密碼正確何故節外生枝
【明報專訊】多倫多道明銀行(TD Bank)一名華裔客戶,因不滿銀行在他輸入正確密碼後仍要出示有相片的身分證明文件證明自己的身分,除向銀行投訴之外,還向人權委員會投訴,目前人權法庭正處理該案。
該宗訴訟的出現,是因為周先生有一次到TD入一張支票,在櫃台輸入自己帳戶密碼,密碼完全正確,但銀行職員仍問他幾多歲?有多少個戶口?還問他的出生年月日。
銀行表示,因為職員覺得周先生外貌看來比他在銀行登記的年齡後生,所以要確認其身分。
由於當時周先生旁邊有其他銀行客戶,周先生拒絕回答有關年齡的問題。銀行職員於是要求周先生出示有相片的身分證明文件,周先生照做,之後支票亦成功入帳,周先生就離開銀行。
銀行解釋為防冒充客戶行騙
不過﹐周先生在當日下午返回該銀行,向另一個職員提及早上經歷,職員向他解釋,說因為有人會冒充客戶去銀行行騙,所以銀行要核實身分,之前在卑詩省列治文就發生過一宗類似欺詐事件。
周先生聽後,不接受解釋,一個星期後,向分行經理發出投訴郵件。
分行經理翌日回覆,但周先生仍不滿解釋。2020年,向人權委員會就此事作出投訴。
人權委員會接受投訴,而且將事件升級,2024年交由人權法庭裁決。
在控辯雙方向對方索取相關文件及資料時,周先生要道明銀行交出的文件﹐包括他個人密碼及銀行的反欺詐政策、TD的反欺詐信息、他向TD投訴的相關文件,及道明與種族偏見相關的僱傭審計資料。
道明銀行認為,周先生所要求的文件是一種「釣魚式的探索」,文件與案件基本事實、爭議問題之間,並無合理關係。銀行只同意披露客戶身分檢證政策,但要求加上保密措施,資料只可在法庭披露,不可以公開。
要求將假冒客戶事件公開被拒
周先生與人權委員會對此都反對,因為既然道明銀行有職員提到卑詩省曾發生過假冒客戶事件,周先生要求將相關過程交出,人權法庭也支持周先生這個訴求。
周先生認為,保密違反公開審訊原則,如能夠讓公眾了解到犯罪分子如何規避驗證技術,這有助於減少欺詐事件,而且此政策並非專有機密,亦沒有第三方保密條款。
法庭其後同意此政策具有可爭議相關性,應該披露。
道明銀行指,分行客戶身分驗證的「驗證個人客戶政策」內容涉及廣泛,需要施加合理條件保護信息安全。
法官認為,將信息公開,銀行客戶可能面臨比較嚴重的風險,但目前未進入申請正式保密階段,就算周先生同法庭都不能將取得的文件向外傳播,或者使用相關文件。而案年終結後,亦要將政策文件歸還道明銀行,並銷毀所有副本﹐所以法庭指示道明銀行可在聆訊正式開始前,提出其要求保密的動議。
法庭亦不同意周先生要求提供與銀行卡及密碼相關文件,此的確與本案的關連不大,亦不能夠明確列出所需要政策的內容,如果強行披露,即屬釣魚式調查,不符合法律要求,所以拒絕。
人權法庭裁判官馬丁萊斯向與訟雙方表示,案件爭議焦點是周先生輸入密碼之後,何故仍要額外問其他問題?而非密碼如何被犯罪集團利用,所以不必節外生枝讓無關的文件增加案件的複雜性。
銀行指,安全與反欺詐政策的本意,是要保護客戶,如果公開,可能適得其反,增加欺詐事件發生。要強行披露的文件範圍太廣泛,非實現公平、公正裁決所必須。銀行此一立場得到法官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