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你知:「無就業式復蘇」掀研究 港非特例
【明報專訊】前政府經濟顧問歐錫熊撰文引用「無就業式的經濟復蘇」(jobless recovery)」概念,關注香港是否正經歷這經濟現象,文中亦有引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Angus Deaton在2020年與Anne Case合著《絕望之死與資本主義的未來》的論述。不少經濟學者也曾以「jobless recovery」做研究,指不同時期不同國家也經歷這情G,例如Deaton在2020年就提出美國當時正面對這問題——Deaton該年接受訪問時表示,美國正由大衰退步向漫長復元的時期,時任總統特朗普雖然提出減租等措施,就業有所回升,但步伐緩慢,較低教育水平的工人跌出就業網,另外因為大企業外判工序,令優質職位減少,同時金融股票市場卻蓬勃。
台灣就把「jobless recovery」譯為「失業型復甦」,有台灣學者研究各國面對該問題的對策,稱這現象出現,會增加短期失業者變為長期失業者的可能、就業前景不確定性,並會擴大就業機會的社會差距,認為最終會造成政府施政的難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