籲勿輕視基孔肯雅熱 袁國勇:可致嚴重併發症
【明報專訊】佛山及澳門近日出現由蚊傳播的基孔肯雅熱個案,佛山更錄得約3000宗。港大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基孔肯雅熱致命率雖低,但大多數市民無免疫力,感染後有可能引起關節痛等嚴重併發症。食環署則稱,目前在多區及部分口岸設白紋伊蚊誘蚊器監察蚊患情G,誘蚊器指數大致與往年相近,甚至較前年及去年下降。
袁國勇昨日接受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訪問時表示,基孔肯雅熱為新發傳染病,大部分市民應未曾接觸、無相關免疫抗體。他以佛山疫情為例稱,當地本月15日起一周內個案由478宗增至2500多宗,反映若無免疫力,傳播速度相當快。袁估計本港雖可能出現輸入個案,但未必會大規模爆發。
袁又說,基孔肯雅熱致命率雖低,但或會引起嚴重併發症,包括發燒、關節炎、視網膜脫落、心臟病等,對長期病患及小朋友「好危險」。他指「基孔肯雅」翻譯自非洲語,意為「扭曲了」,即關節疼痛或退化「無辦法伸得直」,即使是身體好的人,當中四成患者的關節炎可維持3個月甚至幾年,不應輕視。
當局近日亦與15個組織開會,包括房協、領展、物管、餐飲業界等,講解基孔肯雅熱最新情G及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