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後烈酒進口增 未有計劃再降稅率
【明報專訊】政府自去年10月中起大幅調低高價烈酒的稅率,署理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陳百里昨日回應立法會議員口頭質詢時表示,減稅後的8個半月、截至今年6月底,進口並完稅後的烈酒貨量及價值均較稅率調低前上升,反映政策有助本地烈酒貿易發展;惟目前政策實行時間仍短,成效有待觀察,暫未有計劃進一步調低稅率。
商經局:本地烈酒銷售影響較直接
提出質詢的民建聯黃英豪關注,調低烈酒稅率後的進口及轉口貨值和貨量變化,陳百里表示,因烈酒轉口毋須徵稅,下調烈酒稅率措施對本地烈酒銷售的影響較直接,而自措施於去年10月實施以來,截至上月底,進口並完稅後的烈酒貨量及價值分別有20%及86%升幅;前者以威士忌升幅最大,後者則以中式烈酒升幅最大,比較減稅前後的8個半月,升幅兩倍多。陳稱去年與酒類相關的機構有2130間,較前年多110間,反映雙層稅制有效鼓勵貿易及帶動人投身烈酒市場。
新民黨黎棟國質疑,當局未能交代調低烈酒稅的實質成效。陳百里回應時未提供實質數據,但稱減稅後很多業界參與銷售,烈酒拍賣量亦提升。選委界議員謝偉俊則關注,政府積極推動禁加味煙,推行烈酒時則無充分考量公眾健康,形容政府處於「精神分裂」的狀態;陳百里稱,從進口量「只上升兩成,值升髐E成」可證明,政府只鼓勵高增值白酒的增長,政府將續加強教育,以提高市民的健康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