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因處方藥致狂賭輸身家 婦索精神科醫生120萬元
【明報專訊】一名女子聲稱因服下醫生處方的精神科藥物,導致賭博成癮、瘋狂購物,以至散盡家財,遂入稟法院起訴精神科醫生未有向她說明此藥有激發賭癮及購物狂的副作用,索賠120萬元。
法庭聆訊中確認此藥有這種副作用,但以醫生處方的2毫克劑量,應不會引起此種副作用。
買多色同款鞋25個LV手袋
此案提訟人為49歲的卑詩省女子Jennifer Purchas,她聲稱醫生處方給她的精神科藥物導致她產生強迫行為,包括多次購買同款不同色的鞋子、擁有25個Louis Vuitton手袋,並將房屋淨值揮霍在賭場。
卑詩省最高法院法官史蒂芬斯(Michael Stephens)在審理此案時,雖認同她所服的處方抗精神病藥物Abilify確實可能導致強迫行為,特別是賭博成癮,但最終駁回該宗訴訟。
法官表示,原告未能證明醫生有責任提醒她藥物副作用或密切監測其服藥後的行為變化。
庭審期間,法庭聽取證詞稱,藥品生產商及加拿大衛生部均曾發出警告,指Abilify可能增加病人發生病理性賭博的風險,且製造商建議「應密切監測患者」。原告方聘請的精神科專家阿布醫生(Rosemary Abu)也作證稱,處方Abilify時,提醒病人副作用是行業標準。
不過法官最終裁定:「原告未能在較高可能性優勢(balance of probabilities)標準下,證明每日2毫克的劑量導致了其賭博和購物行為,也未能證明醫生存在所謂疏忽,導致其後續行為。」
他還表示,即使不考慮醫生的處方,原告也「極有可能」同樣會遭遇這場個人與財務危機。
兩月往賭場25次 吃零食成癮
判決書指出,這名49歲女子於2019年11月因生活困頓及對處方止痛藥Percocet(羥考酮)上癮,被轉診至醫生奧貢雷米(Stephen Ogunremi)處就診。奧貢雷米診斷她患有重度抑鬱症及焦慮症,建議她休假、接受心理輔導,並每日服用2毫克Abilify,為最低劑量。
提告人指控奧貢雷米醫生疏忽,未告知她有關強迫行為的副作用。她向法院申請賠償22萬元賭場損失、失業後的工資、未來收入、治療費用及精神痛苦損害賠償。
在9天庭審中,原告供稱,她在服藥後賭博次數驟增,2個月內25次前往賭場,提款18.6萬元,不再像以往一次僅賭100元,而是每晚揮霍1萬至2萬元,並賠光所有積蓄。
此外,她稱在這段時間「像機器人一樣」無節制購物,吃零食成癮,尤其愛吃雪糕條。原告還承認,她從未向奧貢雷米透露賭博和購物情況,醫生也未提醒藥物的相關風險。
原告律師辯稱,現有事實「足以證明Abilify導致其2019年11月至12月的強迫性賭博行為」。但2名醫學專家證人指出,如此低劑量不太可能引發賭博成癮,且在病人無賭博病史的情況下,並無強制告知必要。最終,法官以原告未達成舉證標準,駁回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