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爾擔任反對黨臨時領袖 博勵治允汲大選失利教訓

[2025.05.07] 發表
保守黨黨魁博勵治2022年9月10日當選黨魁後發表講話。

【明報專訊】聯邦保守黨周二在首都渥太華舉行黨團會議,推選熙爾(Andrew Scheer)擔任眾議院臨時反對黨領袖。保守黨黨魁博勵治則於當日較早在記者會中承諾將仔細聆聽民意,並從大選失利中汲取教訓。

博勵治在其卡爾頓(Carleton)選區落敗失去議席,無法在國會內承擔反對黨領袖職責。他在保守黨召開首次黨團會議前向媒體表示,這次大選的雙重失敗令他學到的一點是「政治版圖已發生重大變化」,保守黨需要找到合適的策略來爭取更多選票,才可以下次大選勝出。

博勵治稱,隨選民趨於「兩黨競爭」格局,保守黨需設法增加100萬張選票,才能在下次大選時跨越勝選門檻。

「博勵治仍獲黨團支持」

是次保守黨黨團會議召集143位新當選及連任的保守黨國會議員,討論下一步的政治方向,以及本月稍後國會復會時的策略。會議其中一項重要議題是選出一位臨時黨魁,負責在博勵治重獲國會席位之前,領導保守黨議員團,這一過程可能需時數月。在此期間,儘管博勵治仍是保守黨黨魁,但他已不再是官方反對黨領袖。

在會議結束後,前保守黨黨魁、候任國會議員熙爾宣布,他將暫時擔任保守黨黨團的眾議院領袖職務,直至博勵治重返國會。但在面對媒體提問時,他未有自稱是「官方反對黨領袖」。他說:「我們的議員團已選擇由我來擔任國會領袖……直至博勵治重新加入我們。這只是短期安排,僅持續幾周。我會履行必要職責,但博勵治仍然是我們的黨魁,並獲得黨團支持。」

此外,議員團在會議上還考慮是否授權自身擁有4項內部權力,包括審查和罷免黨魁以及選出臨時繼任者。根據保守黨內部消息,黨團大多數成員投票支持延續「改革法」(Reform Act)所賦予的權力,這也是保守黨在過去幾屆國會中一貫的做法。

儘管保守黨國會議員決定保留這些權力,但並不意味他們已準備好進行黨魁審查。保守黨內多位重要成員仍然公開支持博勵治繼續領導保守黨。保守黨當選國會議員巴雷特(Michael Barrett)說:「在今天會議前,我與同僚交談,每個人都非常支持博勵治。我們鼎力支持他。正如他所說,我們需要從這次選戰中汲取教訓。我們會在黨團內部展開討論。」

部分保守黨議員向媒體表示,他們歡迎博勵治的反思,但認為特朗普上台及聯邦新民主黨大敗,是影響保守黨選舉結果的主要因素。熙爾說:「我相信,我們的領袖博勵治能夠做出必要的調整,在下次選舉中完成勝選目標。」應對熊」的熱線1-866-514-2327來求助。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