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侄八仙嶺迷路凌晨獲救 6歲侄現低溫徵狀
【明報專訊】中年婦前日與兄長一家四口在大埔八仙嶺行山,中途有人體力不支先下山,姑侄則繼續前行,於傍晚迷路失聯。救援人員昨凌晨1時許在竹坑石澗附近尋獲兩人,由直升機送院,男童出現低溫症徵狀。有攀山專家提醒市民行山前應先蒐集路線資料及觀察天氣等,並帶足夠衣物,若有人體力不支需回程,最好一行人集體離開。
姑偕兄一家遠足 3歲侄不支父母攜下山
警方前晚8時許接獲52歲杜姓男子報案稱,胞妹與兒子在八仙嶺行山期間迷路失聯。現場消息稱,杜男偕妻、6歲兒子、3歲女兒及49歲胞妹,前日早上11時許在大美督出發往八仙嶺采和峰,一行人抵達仙姑峰時,幼女體力不支,夫婦帶女兒下山,妹妹與兒子則繼續行程往雙子峰方向,至下午5時許迷路,妹妹向胞兄發短訊求助。
據悉,妹妹當時手機幾近無電,惟將入黑,需手機燈照明,只能暫關機,其後失聯。杜男其後報警,消防、民安隊及政府飛行服務隊前晚往雙子峰方向搜索,昨凌晨1時許在竹坑石澗附近尋獲兩人,均無傷,但因山上氣溫較低,男童現低溫症徵狀,兩人由直升機吊送至灣仔直升機坪,轉送律敦治醫院。
專家:應思路線適合否 需撤宜全撤
攀山專家鍾建民表示,大美督往八仙嶺需時多久視乎體能及經驗,但最少一個半至兩小時,「11點(開始行)是比較晏」,更何G一家大小行山或較慢,呼籲市民行山要預留足夠時間,以免入黑及天氣轉冷帶來的影響。他稱如途中有人體力不支需回程,最好一行人集體下山,因很多意外源於有人行到一半「K低」部分同伴,令聯絡出現問題。
鍾提醒市民行山前應先了解路線是否適合朋友或家人,亦不應太遲出發,以免準備不足而無法下山,亦要準備足夠衣物及裝備,例如嶺I囊騰出雙手、行夜山要有頭燈。他稱坊間或感有手機導航或求救即可,但或會遇上無網絡、無電甚至遺失手機,市民應多準備,如先學懂使用並帶備地圖及指南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