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沙酮非合資格者再加價 16月第二次
【明報專訊】衛生署提供戒毒服務的美沙酮診所今日起提高非合資格者收費,未能出示身分證明者收費由30元增至40元,是過去16個月內第二次加費,累計加幅近一倍。衛生署未直接回應加價原因,稱已充分考慮審慎運用公帑及病人負擔能力。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吳衛東質疑加價是向毒癮者「開刀」,「30元或40元都收不回成本」,反憂阻礙部分有毒癮者求診,增加治安、醫療等成本。
美沙酮治療計劃下,染上海洛英或鴉片毒癮者毋須預約或轉介,只要持本港身分證,每次可付1元接受美沙酮治療獲發有效藥物代替毒品,未能出示身分證者則為非合資格者。政府本月17日刊憲於今日起提高非合資格者收費至每次40元。
累升近倍 衛生署稱充分考慮
本報向衛生署查詢加價原因、每次治療成本、就診人次、非合資格者佔比等,署方回應稱,收費修訂是根據既有檢討收費機制和指引釐定,已充分考慮審慎運用公帑及病人負擔能力,以達至美沙酮治療計劃目標,受收費修訂影響病人已獲提前通知有關安排。
署方續稱,過去10年非合資格者佔美沙酮診所日均出席人數比例不多於2%。該署數據顯示,美沙酮診所平均有效登記由2020年5300人次降至2024年3700人次;日均就診人數由2020年4100降至去年2700。
社協憂礙求診 社會成本更高
吳衛東認為,增加非合資格者收費予人觀感是政府財赤下向有毒癮者「開刀」,而即使加價亦無法收回成本,強調美沙酮計劃應鼓勵有毒癮者求診,且美沙酮無替代品,擔心加價阻礙無證毒癮者求診,反增社會風險,舉例若有吸毒者毒癮發作暈倒在公眾場合,「要出動警車同白車,又要用到公營醫療資源,何必(加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