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闖民居蛇增 嘉道理去年收2000條
【明報專訊】去年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的野生動物拯救中心接收近2000條蛇,按年升近一成(見圖)。近年中心接收誤闖民居的蛇呈上升趨勢,園方分析,蛇出沒個案增加與城市化有關,原因包括氣候變化和較暖的氣溫可能延長蛇類的活動期;新發展區令人類居住範圍伸延至蛇的自然棲息地;城市熱島效應吸引蛇類尋求溫暖;都市地區垃圾管理不善及老鼠增加、為蛇提供食物來源;以及建築工程打擾蛇的領域、迫使牠們遷移等。
過去警方接獲有蛇出沒的報告,會傳召蛇王到場捕捉,但捕獲的蛇如何處理則無規管,最終可能落入蛇舖。1999年起,嘉道理與漁護署、警務處合作開展野生蛇類救援計劃,此後被捕的蛇會被送往嘉道理的野生動物拯救中心,由專家評估決定去向,包括放生、人道珝嚏B留在中心做「親善大使」等。以2023年中心接收1799條蛇為例,其中95%已放歸野外,餘下約5%主要因重傷而無法救治。
由於拯救中心接收蛇數有上升趨勢,園方2022年8月推出「本地原生蛇類快速野放計劃」。該計劃下,經由園方拯救團隊訓練及測試,獲得本地原生蛇類野放許可證,才可捉蛇。
緬甸蟒最多 部分返回原居地
園方統計最常接收的5種蛇,以緬甸蟒最多,其餘依次是青竹蛇、滑鼠蛇、紅脖游蛇及中華眼鏡蛇。全港有50多種蛇,緬甸蟒是唯一獲《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列為受保護的野生蛇類,園方在漁護署批准下於2011年1月開展緬甸蟒保育計劃,被捕緬甸蟒放歸前會被植入晶片,以研究牠們放歸後的行為。
數據顯示,計劃於2022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間記錄到42次蟒蛇被重新捕獲的個案,顯示當中一些蟒蛇會重返原本的活動範圍。其中一條在元朗被首次捕獲的蟒蛇,在大欖郊野公園放生,一年後再在元朗被捕獲,移動距離超過8.5公里,反映牠們有可能試圖返回原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