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農夫睇書研究 拍檔開農場 享受耕耘成果在手 盼日後農學有成支援農友
【明報專訊】兩名90後青年半年前開始公餘在元朗經營溫室農場,兩人合共投資「六位數」,引入自動灑水、施加肥料等設備,平日看書讀研究報告學耕作,亦不時請教其他有經驗農夫,其中一名經營者Ivan說:「假設我20歲開始種,畀夠我種到70歲,都係得50年,可以有幾多經驗呢?」畢業未夠10年,經歷做生意蝕清光、新冠疫情下無工開,他們發覺在農場落手落腳手執成果的時刻很實在,唯有用勞力工作感覺與世界有連結,「種乜因,得乜果」。
明報記者 楊佩珊
與耕作有緣 畢業後工作不離農務
近年時有年輕人加入農夫行列,Ivan及阿朗約半年前共同經營元朗的溫室農場,兩人各有正職,Ivan的工作經常要接觸不同農夫,公餘幫學校或機構建設農圃。阿朗是空中服務員,二人趁放工放假返農場打理,平時靠系統定時淋水、施肥。為什麼如此熱愛務農?Ivan笑稱:「點解?好難答,傻囉!」從大學畢業開始,他每份工都離不開耕種,曾在非牟利機構的水耕農場及溫室工作,又試過與朋友合資經營室內種植場。他說很多人討厭體力勞動,覺得又累又悶,他卻認為用勞力工作令他覺得與世界有連結,「我可能追求呢個連結感,所以喜歡」。
阿朗稱,數年前計劃移民歐洲,卻發現自己沒有特別技能,想習一技之長。疫情期間無工開便開始耕種。阿朗說,「種炴X好啊,一定需要(這個技能),好務實」。他笑稱自己有「拖延症」,但耕種工作不能拖,「好快見成績」,慢慢改了拖延的壞習慣。阿朗與Ivan疫情期間認識,當時Ivan正和朋友在柴灣經營室內種植場,後來拍檔退出,阿朗接手,不過生意無起色,投入的資金幾乎全部虧蝕。
不續租工廈單位,反而是轉機。Ivan平時經常與同樣熱愛耕種的網友交流心得,獲其中一名「貴人」邀請,以較相宜條件接手經營溫室農場,「香港綠屋」的想法隨之誕生。
兩人去年8月接手農場,設備簡陋,他們從荷蘭訂購耕種系統,親手安裝及設置,揀選種子、肥料,以至在場內傳播花粉的蜜蜂等都不馬虎,盡量用天然及有機方法耕種,例如噴益菌取代化學滅蟲劑,多花工夫摘除不健康的枝葉。今個冬天農場正式開張,主要經營士多啤梨及番茄自摘生意,亦會將番茄直接銷到餐廳及菜檔。
稱老農夫信經驗 年輕人信科學
Ivan說,年輕人耕田比較相信科學,年老的農友則比較信自己經驗。他經常藉工作之便,向農夫請教耕種技巧,大部分農夫都樂意分享,甚至送他耕種工具。不過Ivan亦說,有時老農夫碰釘也未必知道原因,因香港對農業支援不足,沒有專家告訴他們哪一個步驟出問題。Ivan說,香港雖有大龍實驗農場,但就沒有太多實驗結果給農民參考,最為人知的,是每年西瓜節拿出幾款西瓜品種,建議農民選用。
目標拓原料幼苗生意 增農友選擇
除了繼續耕種、建農圃、溫室、水耕場、提供顧問意見等,Ivan希望未來可以開拓買賣農業原料及幼苗的生意。
他說香港可選購的有機原料不多,按目前政策,登記有機原料和植物苗要花不少工夫和費用,而且要每年或每批貨重新登記,但買家不算太多,賺錢為先的商人情願不入貨。他說外地有苗商,專門做嫁接苗,以台灣為例,苗商將番茄嫁接到矮瓜上,令該品種的番茄可以適應比較熱的氣候,延長適合種植的時間,提高生產效率,但香港暫時未有引入。Ivan希望自己有能力填補這個空缺,為本地農夫提供更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