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ing:音樂路上作伴 黃妍:文字給我力量
【明報專訊】「其實我不知道(大家所說的)『文青』是如何界定,我從沒想過會有被視為『文青』的一天。」黃妍(Cath)對自己被稱「文青歌手」頗覺有趣,因她從沒這樣想自己。「文青」即文藝青年的簡稱,意指喜歡藝術、文藝東西的青年,「如果按自己的生活習慣及個人興趣而言,我的確是個喜歡閱讀、又愛靜靜地埋首創作的人」。從小學開始,文字已是Cath的最佳友伴,她在想放棄時有文字勉勵,情緒快崩潰時亦有文字撫慰。
萬般皆下品 唯有「讀書」高
Cath的父母管教「超爆嚴」,她小時候的生活日常,只有學習、學習和學習,「完全零娛樂,做完功課便溫書,但哪有這麼多書溫?」即使不用溫習,她也只能參與靜態的活動,「我發現只要我的活動是靜態的,父親便會感到滿意」。於是從小學開始,Cath便習慣隨手拿書來看,經典的章回小說《西遊記》、《紅樓夢》等皆是她手中讀物,「但當然完全不知在說什麼,『文言文』來啊!」讀茯搕懂的書,又要消磨時間,她便「另覓出路」,找喜歡的書來看,「喜歡繪本,例如幾米的作品,還有當時流行台灣偶像劇,會有小說版本出版,我也會看」,如是者漸漸養成閱讀習慣。
到升上大學,Cath因為上學之路漫漫,令她有時間讀更多的書。她家住屯門,要到北角的香港樹仁大學上課,沒住宿舍的她每日上下課的車程,加起來可長達三四小時,「乘車時沒事可做,便會看書。不多字的書不看,因為(篇幅)太短的兩三下便看完,剩下的車程還是沒事可幹」。坐在車上,她捧茠熙ㄛO小說,「我寫字、看字也很快,乘車時看小說,分三四天就可看完。」Cath會隨筆記錄從書中得到的啟發與讀後感受,自然也將這些內容放到音樂創作之中,如她便把12篇隨筆散文加入首張專輯散文集《黃妍說》。
日記中的我 是某種好朋友
文學宇宙之浩瀚,海納上百種文體,Cath最常接觸小說,散文則相對少讀;若就個人記事而言,她多會寫日記。她之所以會寫日記,緣於一次日本旅行。Cath是「文具控」,旅行時逛文具店看見一本設計特別的日記,「它以3年為期設計,每天一頁,把3年相同的一天放在同一頁,例如2023年、2024年、2025年1月1日如此並列,這樣翻閱時便可看到當年今日自己寫過的內容」。她覺得有趣便買了下來,寫蚍g荂A不經不覺已寫了3本「3年日記」。後來Cath與詞人王樂儀遊英國,她又給自己和朋友買下另一款設計成信件的日記,用家每寫完一篇日記可放進信封,想看時就「拆信」,甚有給未來的自己寄信之巧思。
愛買又愛寫日記,為了記事記心情外,Cath笑言主要彌補了記性差。但不論是小說還是日記,都給她帶來啟發,前者讓她心志堅定,嘗試圓歌手之夢;後者為她打開了解自己、成為自己好朋友的大門,「我不算是個很了解自己的人,但透過寫日記,能更深刻的認識自己」。Cath舉某次出席活動的經驗為例,當日她非常煩躁,同事都為之側目,問發生了什麼事,她答「不知道,可能是月經快要來吧」;回家後她記下此事,慢慢回溯,終找出原因——原來是因為不喜歡太多人的場面,內心驚恐,於是變得「躁底」。Cath表示,寫日記助她安撫情緒,使她可好好照顧及觀照內心,「把自己照顧好,才能照顧好自己的工作、朋友及家人」。她說昔日會流水帳般每天寫日記,現在時間有限,寫的皆是記錄了情緒與反思的「深度日記」,各種念頭經文字整理,可達安慰自己的「功效」。
摸黑覓前路 小說成明燈
除了日記,小說對Cath來說同樣影響深遠。她自言不輕易被負面情緒左右,但也想過放棄唱作夢想,是小說給她力量,令她有勇氣繼續音樂事業。Cath大學畢業後曾做穩定工作,公餘時間會到街頭、餐廳酒吧等演出,爭取表演機會;平日下班回家夜已深,怕彈結他會騷擾到別人,她便四處找地方演唱。
然而一如其他追夢人,尋夢之路總是崎嶇難行,Cath面對父母反對,每日工作又營營役役,當刻不知道投身於音樂是否正確,同事推介她讀《牧羊少年奇幻之旅》(The Alchemist),當中有句令她感動不已:「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讀過小說,她彷彿注滿能量,決定做最後嘗試,跑到台北,在偶像盧廣仲、魏如萱等的發[地咖啡館兼表演場所「女巫店」演唱。這次「最後掙扎」,捎來了神奇的機會——表演那天遇上颱風,其他大型演出要取消,「當時Sony Music的同事原定要看其他演出,因取消而來了女巫店看到我的演出。回港後對方觀察了我一年,便決定和我簽約」。
回憶此事,Cath仍覺相當神奇,「機會真是說來就來,但機會來之前,自己還是要先做好基本功」。新年後(1月10日)她會再去女巫店,舉行「CATH AWAY黃妍到處一遊音樂會台灣站」,她笑言:「希望可以把持得住自己的(百感交集)情緒,好好享受表演,唱好自己的故事。」
文:鄭惠霞
圖:蘇智鑫、資料圖片
髮型:Alex So The Attic@alexso_theattic
化妝:OneTung@onetung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7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