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養老院突關閉引發關注
呼籲設長者權益保護辦公室
【明報專訊】安省諾里奇(Norwich)鎮一間養老院的突然關閉,引發倡導團體對呼籲,在全國設立長者權益保護辦公室,及增強監管機構應對此類情況的權力。
安省長者事務和無障礙廳長趙成俊(Raymond Cho)的辦公室,拒絕就該部門可能或將採取的措施,以改善養老院行業的執法和監督發表評論。退休之家監管局(Retirement Home Regulatory Authority, RHRA)表示,這次關閉違反了《退休之家法案》(Retirement Homes Act),但法例不一定可以阻止關門。
諾里奇的Trillium Care Norwich養老院於11月11日突然關閉,只提前兩周通知住客,迫使18名院友的家屬在最後一刻為他們另覓居處。
退休之家監管局(Retirement Home Regulatory Authority, RHRA)表示,這次關閉違反了《退休之家法案》(Retirement Homes Act),該法案要求在養老院關閉前至少提前120日通知。
然而,監管機構發言人陳先生(Raymond Chan)表示,這並不意味着可阻止養老院關門。他說﹕「當有人違反《退休之家法案》時,退休之家監管局可使用多種執法工具來應對違規行為,並起到威懾作用。這些工具包括頒發命令、處以行政罰款、吊銷執照以及根據《省級違法法案》(Provincial Offences Act)提出起訴。」
例如2015年,多倫多市一間未獲許可營運的養老院被發現後,監管機構根據《省級違法法案》(Provincial Offences Act)提出指控,最終導致涉事人士罰款和監禁。
但針對諾里奇養老院關閉事件,陳氏未有說明是否會採取任何執法措施。養老院的業主在本月初受訪時,拒絕對關閉事件發表評論。倡權者表示,今次事件突顯了加強長者保護措施的迫切性。CanAge國家長者組織的首席執行官瓦茨(Laura Tamblyn Watts)認為,解決這問題的第一步,是設立更多長者權益保護辦公室,這些辦公室可類似於現於加拿大三省份已有的機構,專注於審查長者護理質量和標準。瓦茨說,每個省、地區及聯邦層面需要有一個獨立的聲音,例如長者權益倡導者,確保有人能關注這些系統性問題,並切實將與長者相關的問題集中反饋給政府和公眾。
另一個極待解決的問題是監督機構缺乏資金支持。沒有充足的資金,這些機構無法充分履行職責,例如對養老院進行定期檢查、處理違規行為,以及為長者提供必要的資源和保護。
她呼籲各級政府優先考慮增加對這些機構的撥款,以提高其監督能力和效率,確保長者群體的安全和福祉得到保障。
安省社會行動長者組織(Seniors for Social Action Ontario)支持在更多地區設立權益倡導辦公室的想法。該組織的主席斯賓德爾(Patricia Spindel)表示,養老院行業需要進行全面改革,而省級行業監管機構通常不足以有效保護居民。她說﹕「在一些其他國家,非營利模式的輔助生活體系,比加拿大當前的體系運行得更好。長者不應成為競爭性營利機構的受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