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雜貨價格4年上漲22% 不能單怪商家政府應發補貼
【明報專訊】食品通脹已從高位回落,但根據加拿大統計局發表的統計數據,食品雜貨的價格在過去4年內上漲了超過22%。政客想尋找食品價格上漲的根源,以控制物價,但他們想得太簡單,而手上可用的工具又很有限。
民調機構Leger在今年初開展的一項民調結果發現,近30%的加拿大人相信,食品通脹主要是由雜貨商試圖提高利潤導致。另有26%的加拿大人認為,這主要歸咎於全球的經濟因素,另有五分之一的人歸咎於政府。
貴湖大學的食品經濟學家馬索(Michael von Massow )和皇后大學研究食品供應和消費者福祉的助理教授拉伯奇(Monica LaBarge)均指出,對消費者而言,食品價格是一個敏感話題,因為這是無法避免的經常性和必要的開支。
拉伯奇說,要求政府採取行動的公眾壓力增加,這轉化為針對雜貨商的政治壓力,因為很多人將食品通脹歸咎於雜貨商。
馬索說,消費者正在尋找食品通脹的根源,原因很多,但政客正在尋找簡單的答案。他說:「事實是,這沒有靈丹妙藥。」
馬索說,對於新民主黨來說,側重點主要是企業的利潤。該黨倡導針對雜貨店出售的主食設定價格上限。聯邦新民主黨的黨魁駔勉誠(Jagmeet Singh)曾在去年3月召開的會議上,向超市集團Loblaw的行政總裁韋斯頓(Galen Weston)發起了猛烈抨擊,他多次質問:「多少利潤才算太多?」
對於聯邦保守黨來說,在食品價格方面,碳稅是討論的焦點。對於聯邦自由黨而言,側重點在於競爭。聯邦工業部長商鵬飛(Francois-Philippe Champagne)說,他一直在尋找一間外國的雜貨商進入加國市場。
馬索和拉伯奇均表示,儘管側重點在於加拿大國內和國外的競爭,但整合也有可能帶來潛在的價格優勢。
拉伯奇說:「從純粹的學術角度出發,擁有一個規模更大的組織,在市場上擁有更大的購買力,與供應商談判的能力更強,應該能給消費者提供更低的價格。」
馬索說,沒有強有力的證據表明,食品雜貨商通過定價導致通脹率的攀升。實際上,側重於特定公司可能做的或可能沒有做的事情,恐會掩蓋更加複雜的現實:全球因素是食品通脹的罪魁禍首,例如氣候變化帶來的極端天氣、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衝突以及貨幣兌換率等。
他表示,如政府不通過發放補貼等工具進行干預,政府在控制食品價格方面能做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