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綺琳:港擅精簡場景 不敢天馬行空 赴台發展感自由度大 慶幸受港「訓練」執行力強
【明報專訊】「可能因限制得多令我們不敢天馬行空。」身兼填詞人、作家、導演及編劇的黃綺琳(Norris)是今年香港書展6名年度主題推介作家之一,最為人知曉的影視作品是她執導的電影《填詞L》,改編自她10多年前的小說《我很想成為文盲填詞人》。數年前隻身赴台發展並執導首部台灣網絡劇,她認為當地創作自由度較香港大,例如可在銀行及美術館等實景拍攝,笑言在港不敢在劇本寫下醫院等場景。不過,她慶幸受過香港市場的訓練,稱台灣影視界很欣賞港人執行力,「香港影視從業員幾優秀」,認為港人可嘗試突破框架。
明報記者 黃Y暉
踏進黃綺琳位於太子的家,未亮燈的金都商場霓虹燈由對面始創中心的玻璃映入眼簾;將視線稍往左移,兩塊貼有《填詞L》海報的硬卡板並排在擺滿雜物的儲物架,儲物架旁的地上則堆滿她中五那年以筆名「羅維絲」自資出版的首本小說《三喊姻緣》。她除了擔任電影編劇,亦曾在劇集《瑪嘉烈與大衛系列綠豆》及《歎息橋》擔任編劇。
台不乏性小眾題材 港「唔太收得」
黃綺琳2020年底隻身赴台發展,她說出發前仍未覓得當地工作,當時本港正值新冠疫情高峰,但她形容台灣當時「如常生活」,故「膽粗粗」赴台尋找工作機會。她赴台後可謂愛情事業兼收,先在當地認識到現時的丈夫,再有幸執導首部台灣網絡劇《此時此刻》其中兩個單元。
被問及兩地的創作自由有何不同,黃綺琳稱華語地區中,台灣在政治題材上較沒限制,撇除審查,她認為主因是當地的選舉,令市場對政治題材作品很有興趣及有很多素材,相反香港在這題材上,一直在戲劇或現實上缺乏相關訓練。另一分野在於台灣市場不乏BL(男男戀)及LGBT+(性小眾)題材的作品,相反香港雖有電影《叔叔》及《從今以後》,但票房似「唔太收得」,認為香港較少類似題材很大可能是市場考慮。
拍銀行可用實景 「在港沒可能」
黃綺琳提到,在台拍攝有更多場景選擇,不會被場景規限,「可能(台灣面積)空間大一點,變成租金沒有香港那麼誇張」。她舉例在台灣可於銀行及美術館等實景拍攝,「在香港是沒可能的」,笑言在香港不敢在劇本寫下醫院及警署等場景。另一分別在於拍攝節奏舒服,她舉例一集《此時此刻》約有10天拍攝,在港則需在3天內拍完,她認為多出的一倍時間可讓她有更多思考空間,幕前及幕後團隊亦沒太大壓力。
然而,黃綺琳也說慶幸曾受過「香港」訓練,形容港人久經市場殘酷訓練,需在精簡場景表達故事,「但可能因限制得多,令我們不敢天馬行空」。不過,她說台灣影視界很欣賞港人的執行力,故認為香港影視界可嘗試不要太限制自己。
台慣看串流 港電影市場較健康
對於有人認為本港創作空間萎縮,黃綺琳不諱言「香港電影從來都是商業主導」,但亦認為香港電影市場較台灣健康,因港人習慣看電影,票房盈利亦較多,台灣人疫後則習慣看串流平台。
談到香港對影視及文學創作的支援,黃綺琳認為香港的支援傾向成果論,「一定要交功課」,然而劇本開發未必很快可見到成效,她苦笑道若香港的支援是必須要看到效果,等於「只可以支持港人(入場)看電影」。她亦認為,本港對業界的前期支援不足,建議可透過教育提升港人看影視及文學作品的品味。
「香港係一個懲罰夢想鵀a方。」《填詞L》女主角羅穎詩道。對於有志於填詞、寫作、執導及編劇發展的港人,黃綺琳認為他們選擇以興趣作為職業或夢想,「他們的念力已大到不需我這個『三唔識七』的人去鼓勵」,只需坦誠面對心堜珝Q。
(書展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