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介公院專科定準則 要求家庭醫生事前檢查
【明報專訊】《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提出建立基層及公營醫療系統的雙向轉介機制,其中從基層醫療「向上轉介」至公院專科方面,副醫衛局長李夏茵說,基層醫療署將訂立準則,要求家庭醫生提供充足資料和事前檢查。被問醫管局能否拒收不符準則的轉介病人,她說目前該局可拒收半年前撰寫的轉介信,做法如同「行頭規矩」,制定標準是將做法變得規範,相信社會日後會接受做法。
李夏茵說,基層醫療署將訂立病人從基層醫療層面,轉介至公營醫療體系專科的標準,冀日後醫管局接獲轉介時已足以判斷病人情G,「醫管局見到這個是急的、做完所有檢查,就排早些期」。她說以往常見轉介病人未有足夠檢查,須另行輪候,「你排醫管局條隊可能排一兩年,你什麼都未做,其實就等了兩年時間」。
被問政府會否參考加拿大,規定私營專科須由家庭醫生轉介、不准病人自行求醫,李夏茵說無意採用高壓態度,冀透過推廣「一人一家庭醫生」改變病人認知。
向下轉介須先建基層醫療配套
雙向轉介另一方向是從公營系統「向下轉介」至基層醫療,基層醫療健康專員彭飛舟解釋,理念是安排合適病人下放至家庭醫生,包括目前於醫管局定期覆診者,「不用一去到專科門診,就成世留在專科門診」。但他稱須先建立基層醫療配套,例如藥物名單、化驗和醫健通等,讓市民可安心轉介至社區,「如果一個病人轉介出去,要4000元拿3個月藥,是無可能轉介到出去」。
被問這是否意味難於一至兩年內啟動向下轉介,彭飛舟稱「不可以這樣說」,會先處理個別簡單病種例如慢病,因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已逐步建立配套。他說,目前醫管局普通科門診五至六成病人為糖尿病和高血壓病人,兩至三種藥物已可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