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濟縫針女童仍危殆 醫局:專家倡可先麻醉
【明報專訊】事發時4歲的女童黎心悅今年5月在仁濟醫院急症室縫合後腦位置傷口3針後心臟驟停,至今危殆。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昨日再就事件多次致歉,稱基因檢查未發現女童有何特別病情導致事件,而專家初步建議為兒童做相關程序時,可考慮適時使用麻醉及鎮靜劑等。據悉事發時護士無為心悅注射麻醉藥。有公院急症室醫生稱,是否注射麻醉藥主要靠醫生主觀判斷,會考慮傷口位置、兒童年齡等,強調修改指引亦須考慮人手等實際情G。
高拔陞再致歉 基因檢查未見隱疾
心悅今年5月因跌傷到仁濟醫院急症室縫針後心臟停頓,搶救18分鐘回復心跳,臨H診斷為缺血性腦病變,仍留醫瑪嘉烈醫院兒科深切治療部。高拔陞昨與仁濟醫院行政總監張子萰巨ㄥЖC,稱昨早探望心悅並與其父母見面,已再向他們致歉,重申會提供支援。他說早前所做心悅的基因檢查結果為陰性,未發現任何疾病導致今次事件。
高拔陞昨被多次問到現時致歉是否意味事件涉人為疏忽或失誤,他重申警方仍在調查,醫管局將全力配合,不便過多評論,但不排除任何可能。他說兒童在醫院接受治療後發生不幸事件,「醫院一定有責任」,應向家屬致歉。
醫管局早前邀請數名專家檢視現行治療兒童的指引。高拔陞稱專家檢視已到最後階段,很快會提交報告,初步建議包括考慮適當時候使用麻醉及鎮靜劑等、加強監測臨H指標、注意與病童及家屬的溝通。被問當時有否為心悅注射麻醉、若無注射麻醉則多大程度引發事件,以及為兒童縫針會考慮哪些因素,高重申警方仍在調查,不方便評論,又稱個案情G不同,所需監測、藥物及治療難一概而論。
據了解,事發時護士無為心悅注射麻醉藥。據本報獲得的公院急症室「簡單傷口縫合及相關護理」護理指引,準備工作列明所需設備工具包括局部麻醉藥物,如「1%的利多卡因(1% Lidocaine)」;操作部分寫明,根據部門指導方針作局部麻醉。
醫生指麻醉否多主觀判斷
欠人手難落實醫生縫針
有不願具名的公院急症室專科醫生向本報稱,醫生通常會根據兒童年齡、傷口位置判斷是否需注射麻醉,且多為主觀判斷(judgement call),而今次事主年僅4歲且傷口在後腦位置,「(縫合傷口時)肯定會郁動」,最理想是由醫生縫針,惟公院人手不足,許多治療程序「下放」。他稱修改指引亦應考慮實際情G,舉例若列明某歲數以下兒童須由醫生縫針,或因夜間急症室醫生人手不足而難以落實。
護士稱小童須調節劑量 非均適用
另一不願具名的註冊護士說,由於麻醉有風險和副作用,為小童注射亦須調節劑量;若病人有藥物敏感或注射位置發炎,須以其他方式代替麻醉,故並非所有縫針情G均須麻醉。
協助心悅家屬的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陳穎欣對醫管局至今未公開調查結果感失望,引述家屬說再多道歉亦於事無補,希望高拔陞親自督導嚴查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