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生科企業落戶或擴業務 內地佔近半 美企兩成 手術機械公司:「香港製造」吸引外商
【明報專訊】「生命健康科技」是政府《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提出發展的其中一項策略產業,投資推廣署及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昨公布,至今累計引入45間、來自9個經濟體的相關企業落戶或在港擴張業務。投資推廣署長劉凱旋稱,香港有良好基礎的研究實力等,有條件成為生命與健康醫療創新中心。有來自內地的手術機械人科技公司前年起在香港設國際總部,並已在港設廠生產部分設備,認為香港是好的平台助其產品面向國際,海外洽商時,「香港製造」會讓對方「眼前一亮」。
投資署:來自9經濟體 料創3200職位
投資推廣署表示,45間相關企業來自9個國家或地區,近半來自內地、兩成來自美國、一成來自新加坡,其餘來自英國、德國和日本等(見圖),總投資額達65億元,料未來數年將創造3200個就業職位。投資推廣署創新及科技總裁黃煒卓表示,生命健康科技企業涵治療、醫療器材、診斷及醫療服務4個範疇,舉例來自德國的Miltenyi Biotec是製造生產細胞的平台;內地的INNORNA研發技術,透過mRNA將藥物送達細胞。
稱河套港區有優勢 冀促進數據跨境
黃煒卓稱,對落戶企業而言,正在發展的河套區香港園區有地理優勢,便利科研人員來往兩地工作,冀日後有政策促進更多生命樣本及數據在區內跨境使用,便利科研。黃又稱,香港政府在企業不同環節都有支援,包括扣稅優惠、資助等,有助吸引企業來港。引進辦副總裁(生命健康科技)盧靜敏稱,政府去年推出「1+」新藥審批機制後,藥物審批程序加快,減低部分科企在港擴展業務的障礙。
2018年成立的元化智能科技公司,現以深圳為內地總部,前年7月起進駐香港科學園作為國際總部。創始人孟李艾俐接受本報訪問時介紹,該公司的手術機械人可用於膝關節置換,結合人工智能算法,能自動定位到要切除的骨骼表面,誤差僅0.5毫米,可減醫生人手操作誤差及加快病人術後康復,亦有助延長人工關節壽命。該機械人現已於內地完成2000例手術,今年初開始在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試用。
「外地聽到香港製造 眼前一亮」
孟太稱,公司在港首輪投資5600萬元,經兩年多,業務現包括研發、生產和市場推廣等,產品已進入香港品牌名冊,部分設備於香港生產及組裝,產能約每周一台。她形容香港是一個非常好的平台,有助面向國際市場,她提到在與外地洽談合作時,對方聽到香港製造,「是眼前一亮的」。公司正與菲律賓、泰國、越南、新加坡和台灣的醫院接洽,在處理各地法規問題後,即可將設備銷往當地使用,公司亦正為產品申請歐洲CE及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FDA)認證,助日後進一步海外銷售。
元化智能科技香港總部有20多名員工,孟太稱,正計劃與本地大學洽談合作,招攬本地工科及醫科畢業人才,進一步擴大團隊,亦期望今年或明年在港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