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中文:歷史悠久的煙火
【明報專訊】政府計劃每月舉行煙火表演。煙火歷史悠久,古代的煙火表演是十分普遍的節目。
■新聞事件
《2024/25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向旅遊發展局及旅遊事務署增撥10.95億元,其中旅發局將每月舉行煙火及無人機表演。政府消息人士透露,重新打造的「幻彩詠香江」目標2024年內完成,2025年推出新版,由於過程需時,2024年第二季起每月在維港舉行煙火及無人機表演。
對於財政緊張下仍提議每月放煙火和無人機表演,財政司長陳茂波稱,目的是吸引旅客「留多一兩日」,讓他們「多洈情B多畇說v;他指煙火成本有別煙花,煙花或需過千萬元,煙火成本較低,只需約100萬元。
【節錄自〈煙火每月成本100萬 幻彩詠香江擬明年更新〉,《明報》,2024.02.29】
■知多點
煙火和煙花
根據香港政府定義,煙花意指會在空中爆開、拼湊出各種圖案的燃放物料,主要用於大型節慶活動;煙火則是燃放後會在空中消散的燃放物料,例如火花、火焰、煙霧效果等,主要用於電影、電視節目、舞台表演或其他娛樂節目。兩者分別受不同條例規管。
在古代,煙火有多個意思,其中有指硝石夾雜其他化學藥品製成的物品,燃燒時會噴射出各種變幻燦爛的形狀。煙花則指春天繁花盛開、如煙如霧的景G,或形容繁華的景象。
瀏陽花炮
中國煙花歷史悠長,其中湖南省瀏陽市的瀏陽花炮為當地特產,在清代雍正元年時更是朝廷貢品。瀏陽花炮製作工藝於2006年獲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古代煙火
宋代有煙火相關文獻紀錄,例如宋末《武林舊事》記載宋孝宗觀海潮放煙火的情景,「宮漏既深,始宣放煙火百餘架」,將煙火綁在木架上點放,當時有100多架煙火木架。南宋《夢粱錄》:「其各坊巷叫賣蒼術小棗不絕。又有市爆杖、成架煙火之類」,民間有小販售賣爆仗和煙火。《宛署雜記》記載古人也會把煙花當作玩具,「放煙火:用生鐵粉雜硝、磺、灰等為玩具」,當中包括「不響不起,旋繞地上」、名叫「地老鼠」的煙火。
根據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按明朝經歷編著的《利瑪竇中國札記》第一卷第三章:「中國人非常喜歡這類表演,並把它當作他們一種慶祝活動的主要節目。他們制(製)作焰火(即煙花)的技術實在出色,幾乎沒有一樣東西不能用焰火巧妙地加以摹仿……我在南京時曾目睹為了慶祝元月而舉行的煙火會……在這一場合,我估計他們消耗的火藥,足夠維持一場相當規模的戰爭達數年之久。」可見當時煙花技術成熟,是慶祝活動主要節目。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中華小學堂 第023期]